題目

中英文化交流

30064ph037
30064ph037

中英交往在十八世紀前比較有限。在十七世紀上半葉,兩國才有直接的貿易往來。1637年,東印度公司的商人第一次從海路抵達廣東,由此開啟了中英貿易的大門。

 

進入十八世紀後,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不斷加強。這表現在:中國茶和茶文化在英國社會廣受歡迎。受其影響,英國刮起了一股「中國風」,中式建築、家具等都十分流行。與此同時,中國也出現了西洋建築。戲劇與文學方面,上映《趙氏孤兒》與出版《世界公民》在英國社會引起很大反響。在十八世紀,英國皇家學會與中國取得聯繫。英國人安森出版《環球航行記》敍述其在中國的見聞。英中兩國也有了第一次正式外交接觸,即馬嘎爾尼使團訪華。

 

在十八世紀裡,中英的交往大致經歷了從間接到直接、從正面到負面、從主動到被動的轉變。十八世紀上半葉,英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有限,卻對中國充滿嚮往。隨着中英交往增多,英國對中國的了解越發深入,加之工業革命為英國帶來的劇變,使自信的英人對華態度開始轉變。可以說,十八世紀在中英交流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是中英文化交往中的重要轉折。

 

進入十九世紀後,隨着戰爭發生,中英文化交往進一步增加。英國方面,新教傳教士繼續在華開展宗教文化活動,英國漢學也取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阿美士德使團的訪華之旅進一步加深了英國人對清政府的了解,為英國決策發動鴉片戰爭提供了更為準確的一手資料。

 

中國方面,鴉片戰爭的發生震動了中國的思想文化界,一些文人志士開始反思清政府自身的問題,希望可以從西方崛起的成功之中找到出路。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蓬勃展開。清人開始學習英文、翻譯英文著作,首個「赴西方考察團」成功赴英國考察,愈來愈多清人前往英國遊歷和學習。

 

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中國劇烈動盪的時期,此時的英國政府為了其在華利益,做出了諸多破壞中國主權的行徑。但中英民間的文化交往仍在不斷進行,英國哲學家羅素、文學家蕭伯納相繼訪華。「庚子賠款」將一批中國人送往英國留學。同時,英國文學被大量翻譯為中文出版。

 

抗日戰爭期間,英國政府雖然一貫推行綏靖政策,但也從某種程度上支持着中國人民抗日,特別是英國文化界人士的抗日援華反戰行動,在精神和物質上鼓勵和支持了中國人民,十分難能可貴。

 

進入新中國後,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兩國於1972年正式建交,及後香港歸屬問題的妥善解決既是中英關係史上的亮點,也是香港歷史上的重要轉捩點,對中英關係和香港的未來發展均有重要意義。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9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