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0076ph002
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侗族妇女在侗族大歌比赛
30076ph002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视唱歌与生命一样重要。侗族大歌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侗族属骆越支系,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宋代称之为“仡伶”、“仡”;明清以来,被称为“僚人”、“峒人”或泛称为“苗”或“夷人”。民国时期称为“侗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他们世居地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黔湘桂鄂四省区毗连地区,主要分布于贵州省的黎平等地;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此外还有湖北省的恩施州。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是侗族最大聚居地。古老的侗族长期没有文字,歌就是族群的历史,歌就是族群的生命,历史文化由歌声而世代相传。

 

侗族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中上游水系的分水岭,从东南到西北斜穿的五岭山脉将侗区分为南北两部分,两地分野大。侗语分南、北两部方言,以贵州省锦屏南部启蒙一带侗、苗、汉族杂居地为界。北部侗族指天柱、剑河等县使用侗语北部方言的支系,语言中吸收汉语较多,分为三个土语区,以锦屏“大同话”为代表。北部侗族民歌多不用乐器伴奏,偶尔用木叶吹奏伴唱。南部侗族指侗族聚居区域内自贵州省锦屏县清水江以南,使用侗语南部方言的支系。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榕江等县,分为四个土语区,以锦屏“启蒙话”为代表。虽然使用南部方言的人数较多,但两种方言差异不大,南北方言区的人们经过一段时间交往接触能沟通。由于长期与汉、苗等族和谐杂居,现在汉语成为主要的生活语言。1958年召开侗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同意《侗文方案》(草案),侗族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但经几度起伏,现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习汉语文成为更多侗族人的选择,侗区大部分通用汉文。

30076ph003
贵州黎平侗族“抬官人”闹新春
30076ph003

侗族南部支系与北部支系存在着社会和文化的明显差异。南侗是典型的稻作耕种区,从而形成了一套以农事、农时为纽带的传统生活习俗。原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侗族文化有三宝:大歌、侗族鼓楼与风雨桥等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文化内容。侗家儿童七八岁时就开始分性别跟着歌师学唱歌,至十五六岁便参加社交活动,有恋爱和择偶的自由。一系列的歌俗活动使歌唱展现具有异性、对唱的特点。鼓楼对歌典型的演唱形式即是异性对唱情歌,歌班以情哥、情妹相称,虽是群体对歌,却也在亲热的情歌对唱中增进双方感情。

30076ph001
生长于北宋年间的古榕树掩映着中国最高的鼓楼──从江鼓楼,高达46.8米,共29层重檐,双层宝顶。
30076ph0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