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唐诗

0407ph035
0407ph035

唐代诗歌的繁盛是多方面的。从数量上看,仅据《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二千二百多人,作诗的人遍及各个阶层,涌现了大批名家;从质量上看,直到今天,学者们都认为唐诗最为成熟、最为辉煌,是写诗必须学习的典范;从传播上,诗歌和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民众纷纷传抄、传唱,流传什广。总之,唐代是诗歌大普及的时代,诗歌鼎盛的时代。前代诗歌打下的文艺基础、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以诗取仕、庶族士人的加入与创新,以及波澜壮阔的唐代社会提供的丰富素材,共同造就了唐诗的繁盛。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初唐(公元618—712年)、盛唐(公元713—765年)、中唐(公元766—835年)和晚唐(公元836—907年)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先有初唐四杰”等人突破南朝“宫体”狭隘的题材,以诗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问题。继有沈佺期、宋之问确立律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七言歌行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此后,又有陈子昂高倡建安风骨,建立刚健有力的新诗风。这一切形成一种新的趋势,为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

 

盛唐时期是唐代诗歌史的顶峰,也是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顶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盛唐全才王维、诗家天子王昌龄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盛唐诗歌除了有山水、田园、宫怨、离情等传统题材外,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体现了盛唐诗歌的特色。政治诗反抗权贵、要求人才解放。边塞诗也带着一种积极奋发的精神。这种博大、雄浑、超逸的时代风格,充沛的活力、创作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所形成的新型的美,共同构成了令后人企羡不已的盛唐气象。

 

中唐时期诗歌数量最多,诗歌流派也最多。中唐社会面对着严重的危机,诗人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积极地参与政治,所以诗歌的政治色彩强烈。以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用类似写谏书的方式写诗,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以韩愈、孟郊、李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则通过描写自身的不幸,揭示社会的不合理。部分不满现实的诗人则退入山林,如隐逸诗人刘长卿、韦应物等。此外,柳宗元、刘禹锡之清淡秀丽,在中唐自成一派。

 

晚唐时期的政治形势更为黑暗。这时期的诗歌发生了两种转变:一是脱离了政治教化的轨道,转而追求诗歌自身的美学价值;二是面向日常生活,沉缅于内心深处,品味一己的哀愁。这时在诗坛上占据显要地位的是李商隐、杜牧,有人称之为“小李杜”。

 

唐诗之不可及处在气象恢宏、神韵超逸、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圆熟的格律、巧妙的语言、唯美的意境与寄托、体裁的具备与淋漓尽致造就了唐诗在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据统计,唐诗流传到今天的选本就有10种之多,传播范围遍布世界各地。邻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将其作为学习模板,欧洲著名的作曲家马勒的《大地之歌》就是受其启发而作。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1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