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司马迁与《史记》

0404ph021
0404ph021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90年),字子长,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出身史官世家,从小聪明好学,遍览典籍。他20岁开始游历各地,中年奉命出使巴蜀以南,35岁遵父遗嘱出任太史令(史官),开始潜心述史。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李陵北击匈奴,不久却传来其降敌的消息,武帝大怒。群臣都说李陵有罪,只有司马迁站出来为他求情。武帝起初接受了司马迁的意见,但后来传闻李陵助匈奴练兵,武帝于是族灭李陵全家,并对司马迁处以残酷的宫刑。宫刑是对人的奇耻大辱,遭受宫刑的人在当时被认为是家族的污点,受到亲友的鄙视。绝望的司马迁一度想到了死,但他想到自己未竟的事业,于是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就了巨著《史记》。公元前91年,《史记》完成。翌年,司马迁去世。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这为《史记》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但司马迁的主观努力无疑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司马迁一生有三次重大的游历,二十壮游之旅踏遍淮河两岸以及中原地区,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奉使西征之旅足迹遍及四川、云南、贵州,为撰写民族史传积累了丰富材料;泰山封禅之旅见证了隆重而排场的典礼,对写作《今上本纪》和《封禅书》有很多帮助。父亲司马谈,老师董仲舒、孔安国,孔子所著的《春秋》都对司马迁著书起了重大影响。父亲司马谈坚定了司马迁著史的决心。他临终前流泪嘱咐后事,要求儿子一定要做太史,承继历史的使命。司马迁俯首流涕,答应父亲要好好守着这个神圣的事业。老师董仲舒和孔安国教给了司马迁著史的有效方法。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氏对司马迁的影响有:反对暴政、尊王攘夷以及把崇让、尚耻作为褒贬历史人物的道德标准。孔安国是孔子第十二代孙,古文经学创始人。他对司马迁的影响主要在于使他注重利用古文典籍撰述历史。司马迁继承了孔子的“春秋笔法”。春秋时期,礼废乐崩,孔子通过整理、叙述鲁国242年的历史,表达治国纲纪和做人伦理。这正是司马迁写《史记》效法的样本。

 

《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史事。全书约五十二万字,包罗了政治、历史、天文、地理、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部体大思精、前无古人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历史方面,它以人为中心记述历史,是纪传体史书的开山祖;通过叙述古往今来的历史进程,在自然而然中引导读者思想;首创“太史公曰”的史论形式,有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在文学方面,它善于通过典型事例和戏剧化情节塑造人物,尤善于细节刻画;文字优美精炼,气势雄浑,创造了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具有一唱三叹、感染力强的特点,是秦汉散文中的佳作,对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散文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2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