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泉州与台湾有何连系?

20205phn002_01
泉州郑成功铜像(视觉中国)
20205phn002_01

1661年4月,郑成功挥师东渡,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收复台湾后,郑成功一方面设置府县,编户籍,兴办学校,开科取士;一方面命各军分区屯垦,兴建水利设施。同时,大力招募因迁界而流离失所的内陆沿海居民迁往台湾,从事农垦业、手工业及商贸航运业。不仅为内陆沿海居民解决生活问题,而且为开发台湾作出贡献。在郑氏掌政权的23年中,台湾人口激增,开垦面积迅速扩大,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飞速发展。

bulb

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泉州南安石井镇人。1624年(明天启四年)出生在日本长崎平户岛,7岁回到家乡。15岁成为廪生,21岁入南京国子监,拜名师钱谦益为师。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推翻了明朝。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政权。郑成功随父亲郑芝龙到福州晋见隆武帝,深受赏识与器重,蒙赐朱姓,并赐名成功。1646年清军攻占福州,隆武帝被俘,郑芝龙也投降了清朝。22岁的郑成功与父亲决裂,举义抗清,以南澳、金门、厦门,作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以泉(州)、漳(州)人为主的25,000大军,从金门料罗湾出发,越过台湾海峡抵达澎湖,从鹿耳门进入台湾岛。先后在荷兰侵略者的军事要塞赤崁城和热兰遮城(又称台湾城)展开战斗。经过长达9个月的奋战,终于迫使荷兰军投降。1662年2月初,荷兰东印度公司长官揆一来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之后,揆一带领残余五百多人,分乘8艘战舰,离开台湾。1662年5月8日,郑成功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台湾,葬在台南洲仔尾。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诏令迁柩附葬于南安郑氏祖茔。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领大军收复台湾后,中国当时政治统一的局面,亦为台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内地人民,尤其是福建人民大量迁移台湾,一场由南到北,由西向东的垦殖运动在台湾展开。这次规模空前的移民高潮持续了一百多年,至乾隆和嘉庆年间达到高峰,进一步使闽台的社会关系更加密切。如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台湾鹿港与泉州蚶江对渡,之后又开放淡水河口的八里坌与蚶江及福州的五虎门对口通航。蚶江港开放以后,很快成为泉州对台交通中心,方便了泉州人向台湾迁移。

 

据1926年日本殖民者对台湾所做的“台湾在籍汉民族乡贯别调查”显示,当时在台湾的汉族居民有3,751,600人,祖籍在福建的有312万人,占83.1%。其中,属于泉州府籍的占44.8%,永春州籍的占0.6%,两者相加为45.4%,总数为一百七十多万人;而属于漳州府籍的占35.2%。显然,泉州人为数最多。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0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