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佛像的造像方法有哪些?

20510ph023
尼泊尔的佛像作坊
20510ph023

自古以来造像的方法很多,制作材料亦多不胜数。最常见的可分为锤鍱、铸造、雕刻、塑造、干漆夹纻、陶瓷烧制等各种工艺技术。质地则可分为锤鍱像、铸像、雕像、雕刻、塑像等。

 

锤鍱像是以薄金属(铜、金、银)片覆于钢或铜模上,然后以锤敲击而成的佛像。铜皮还要鎏金,所以也往往被称为金薄像、金箔像、金鏄像。此种技法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公元三至四世纪,中国西行求法的僧人从西域带回了锤鍱像,此种技法也很快得到应用。

20510ph025
锤鍱佛像
20510ph025

铸佛像在古代被认为是严肃、神秘、难度很大的工程,是暗有神明护佑的。《北史》上记有鲜卑皇室遇有重大事情不能决断,例如册立皇后、阴谋举事等关键时刻,即铸造佛像,当事人要亲自执炉勺(浇铸时用的工具)铸造,按造像成功与否来决疑占卜,所谓“铸像以卜”。

 

雕刻佛像历史悠久,石、木、象牙等材料都有应用。从目前发现的材料看,早在公元三世纪的东汉末期已经出现了石雕佛像。雕刻佛像由十六国、北魏直至明清时代均盛行。石雕方面,古人对石头的材质很讲究,单尊石佛雕刻体积沉重,一般应是就地取材,但讲究的石料,则取自荆山。石佛像的发愿文上常可见到所谓“荆山之玉”的词句。

bulb

荆山

据《古今地名大辞典》在今禹县西北五十里。《通典》云:“扬濯有荆山,出玉,齐武帝于此采玉,其下即颖川郡地。”扬濯即阳翟,是颖川郡的治所。

脱沙也称为干漆夹纻、抟换、脱胎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上,具体做法是先用泥土大致造出佛像的胚胎,然后上缚多层粗布并涂以层层生漆,经过数十道缠布涂漆和细部修整,泥胎的外面已形成了一层又硬又厚的漆布层,待漆布层次干燥后,将内中泥胚打碎取出,再加以修整而成,所以也称为“脱活”。

 

塑像一般主要是泥塑,北魏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实际上是泥塑而成,因该处的石质粗松,不适宜雕刻,所以有的只能在石头的胚胎上塑泥完成,或者是干脆用泥塑。泥塑首先要用竹木搭成佛像的基本动态,再缠以麦、稻草成为大体形状,然后覆泥、捏塑,待彻底干燥后还要按造型需要涂以各种水质颜料。

20510ph024
盛唐的石雕佛坐像
20510ph024

陶瓷佛像出现相较于石雕和金属佛像为晚,唐代虽然有唐三彩的各种人物和动物,但一般是用来殉葬,很少用来制作佛像。到了宋、辽、金之际则不然,由于连年征战,铜资源严重亏乏,金代铜禁更严,甚至生活必需品的铜镜也要经官方登记刻款方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三彩器也不再只是冥器,寺庙内的佛像也开始用三彩器来取代铜像,出现了三彩瓷和青瓷的佛像。

20510ph026
辽代的三彩罗汉
20510ph026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7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