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0509phn005_01
敦煌莫高窟(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509phn005_01

敦煌”,“敦,谓之大;煌,谓之盛也。”想来只有这样粗犷厚重的字眼才配得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靠近戈壁沙漠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社会安定民风古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一切都为敦煌谱写出了神秘华美的篇章。这片土地以其富饶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灿烂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行者前来瞻仰。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

 

敦煌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敦煌的中唐,或者更切合实际地称为吐蕃占有时期,共计67年。在这近70年的历史中,吐蕃人修缮完成了不少因战争而中断开凿的石窟和壁画。与此同时,吐蕃统治者还开凿了新的洞窟,极大丰富了壁画的内容题材,藏传佛教生活在壁画艺术中也得到进一步反映。敦煌壁画素有“千年敦煌壁,万古绝世画”的美称。敦煌壁画丰富多彩,大都通过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敦煌壁画不受岩质限制,笔锋之下纤毫毕现,善于灵活地描绘事物的多样及细节。据统计,仅莫高窟就保存有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面积约相等于7个标准足球场)。敦煌壁画按内容可分尊像画、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和供养人画像等,无非佛画的品类,但实际却涉及十分广阔的领域:人物、山水、花鸟,反映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中西交通,再现种种生活现实,无异于历史百科。       

 

敦煌石窟艺术价值之所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经过了大约十个朝代近千年的连续发展,从未中断。尽管我们无从窥探前秦敦煌石窟艺术的滥觞,乐僔窟或许永远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所幸是今天莫高窟保存下来的遗迹,足以显示从北魏一直到元代发展演变的脉络,每一个步骤都是那样的清晰。走进敦煌石窟,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7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