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胡适与北大结下的不解缘

0423ph011
刚刚就任北大校长的胡适,颇有疲惫之色。
0423ph011

1917年7月,胡适自美归国抵上海。当时经《新青年》的主持人、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向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力荐,受聘为北大教授。胡适先回绩溪上庄探母,9月赶到北京大学上任,教英文、英文修辞学、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以留学七年归国的年轻教授讲授英文,自然不成问题,但让胡适也教古代哲学史,便颇引起一些人的怀疑。经傅斯年等一些颇有独立思想的学生们的认可,胡适很快就赢得师生们对他的尊重。

 

1926年7月,胡适为参加中英庚款咨询委员会的会议,取道莫斯科往英国。12月底转赴美国。1927年4月渡海回国,途经日本时略作停留。时“四一二”事件发生,国共分裂,国内局势面临重大变化。胡适决定不回北大,暂居上海。先在光华大学任教授。1928年4月,接任中国公学校长。其后与国民党当局衝突,导致胡适于1930年5月辞去中国公学校长的职务。1930年11月,胡携眷北上,在北京定居下来,并再次就任北京大学教授。1932年初,胡适接任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从此,他成为北大校长蒋梦麟最倚重的人物,在“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在日寇侵逼、学生运动不断的情势下,勉力维持北平及华北教育于不坠。这期间,胡适除教书做学问之外,又创办《独立评论》,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讨论时局,发表政见。此外还先后两次率团出国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利用民间的国际讲坛,向世界解释中国人对中国问题及太平洋区域国际问题的立场。

0423ph010
胡适有搜集火柴盒的嗜好,图为他的部分收藏。
0423ph010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国民党政府任命胡适为北京大学校长,归国前请傅斯年暂代。1946年,胡适返国就任。由于国共内战的关系,整个教育系统均处于飘摇状态,北京大学的经费不济,国民党特务时常抓捕学生,因而尤受学潮困扰。胡适曾一度萌生辞职之意,经教育部挽留和朋友劝止,乃勉力维持到1948年。是年12月,在解放军包围北平的情势下,仓卒离开,飞赴南京。在任两年多,无所施为,每忆及此,胡适均感怅怅。

 

1946年7月,胡适自美返国抵上海,傅斯年特地前往迎接。回到北平时,受到北平军政当局和各界朋友的欢迎。9月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任汤月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可谓极一时之选。他还委托朋友在海外物色优秀科学家回国任北大教授。在北大开学典礼上,他发表演讲,强调“善未易察,理未易明”,颇受左派知识界的批评。在烽烟滚滚之中,他还曾梦想在北大建立核子物理研究中心。

 

胡适就任北大校长甫两月,即经蒋介石电催,前往南京参加“制宪国大”。1948年3月,再赴南京参加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大会。差不多同时,又参加“行宪国大”。随着国民政府垮台,胡适也不得不再度去美做“寓公”。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5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