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洒脱不羁的边塞诗人

0407ph016
王昌龄像(李俊琪绘)
0407ph016

王昌龄(公元698?—757?年)是个早负盛名的诗人,因为他是江宁人,诗又写得好,所以人称“诗家天子(或夫子)王江宁”。他的诗作以绝句见称,现存的诗作有半数为绝句,尤以七绝为佳。他的绝句题材有三类,一是边塞诗,不少是以乐府旧题写成的组诗,如《从军行》七首、《塞下曲》四首等。诗里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豪情和勇敢乐观的精神。二是赠别诗,如《送别魏二》和《芺蓉楼送辛渐》,二诗同是写送行,而且都是以清风寒雨为背景,但各有重点。三是闰怨、宫怨诗,诗中对女性的心理刻画细腻,如《长信秋词》、《采莲曲》等。王昌龄七绝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他善于运用七绝表达刹那间的感触,如《闰怨》:“闰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写一原不知愁的少妇,本来无忧无虑地登楼欣赏春景,可在见到陌头柳色的一刹那,忽然感到自己的孤独。全诗就是靠刹那的感触来启发诗者的联想。

0407ph018
唐代骑兵塑像
0407ph018

高适(公元700—765年)以边塞诗著称,他的边塞诗内容,有的抒写征人思妇的感情,如《塞上听吹笛》,也有描写战争场面的,如《塞下曲》,有的则描写了边塞的生活风貌,如《营州歌》。然而,高适的边塞诗最大特色在于其深刻的思想,诗人常以政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意见,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同时流露对士兵的同情,对将帅的讽刺。他不像王昌龄那样常以戍卒的口吻抒情,也不像岑参那样以诗人的敏感去描写战斗生活和边塞风光,而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在盛唐的边塞诗中独树一帜。

0407ph017
高适像(李俊琪绘)
0407ph017

岑参(公元715?—770年)和高适都以七古见长,又都是以边塞诗著称,两位诗人的诗作都有悲壮的特点。不过,岑参的诗歌题材却不如高适广泛,他的边塞诗以外的诗歌并不十分突出。而论其边塞诗的内容,比高适的丰富,论思想则又不如高适深刻。岑参曾三次出塞,由于长期任职塞外,因而十分熟悉边塞生活。他善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边疆的奇异景色,诸如大漠的飞沙走石、漫天飘雪、热海和火山,诗人在诗歌里都能以敏感的诗笔描绘。此外,将士英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以及战争场面,则写得悲壮有力,《轮台歌》就是一例。岑参也有少数诗作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对统治者穷兵黩武表示不满,如《玉门关盖将军歌》。岑参的边塞诗感情炽热,融会了山水、游侠、赠答等各种诗歌的特色,形成奇伟宏丽、气势磅礡的风格。他喜用奇特的想像来造成夸张的效果,表现边塞的风貌。他的歌行作品,形式富于变化,音调悲壮。

0407ph019
岑参像(李俊琪绘)
0407ph019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2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