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追溯戏曲之源

0519phn001_01
中国戏曲表演中的旦角
0519phn001_01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从萌芽到形成,经历了悠远漫长的岁月。戏曲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歌舞。西周时期出现的“优对产生戏曲起了重要作用。优是帝王国君豢养,专供其调笑取乐的职业艺人,即使说错了话也不算犯罪。《史记》中就记载了一则关于优的著名故事优孟衣冠。在汉代,“百戏”是各种技艺歌舞的总称,其中既有从西域传来的魔术杂技,又有传统的歌舞、俳优等表演,它们都集中在同一广场演出。东汉人张衡在他的《西京赋》一文中描写了汉武帝时集演百戏的盛况,有举重爬竿、跳高走索、吞刀吐火等技艺。

bulb

“优孟衣冠”

“优孟衣冠”说的是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穷困潦倒,乐人优孟知道后,将自己扮成孙叔敖去参加庄王的宴会,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了,要他再做宰相。三天后优孟回覆说他的妻子不同意他当楚国的宰相,因为像孙叔敖这样当过楚国宰相的人,一辈子忠心耿耿,死后儿子穷得靠打柴度日。楚庄王听罢后,立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赐予田庄和奴仆。

0519ph002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东海王公》
0519ph002

唐代的歌舞戏产生于民间,后来进入宫廷,成为宫廷宴会时表演的节目。《踏谣娘》是唐代很流行的歌舞戏。唐代除歌舞戏外,另一种流行的戏剧表演形式,就是参军戏。说唱艺术是由叙事诗歌发展而来的。唐宋时期,说唱艺术已经很盛,如唐代的“俗讲。俗讲最初出现在寺院,僧人用边讲边唱的方式,向老百姓讲说佛经故事,后来这种艺术在民间流行起来,用以讲唱世俗故事,这类讲唱的本子叫“变文,它的文体为散文及韵文相结合。

bulb

参军

参军是汉末曹操为丞相,总揽军政时设立的官职。此后直至南北朝,凡诸王及将军开府者,皆置参军为重要幕僚。

0519ph003
唐代歌舞戏《兰陵王》长恭的面具
0519ph003

到了宋代,说唱艺术的种类更多,如“鼓子词”,它是用一支曲调的不断反复来咏唱故事,还有一种称为“唱赚”的说唱,它是将宫调相同的曲子联起来演唱故事。宋杂剧是唐代参军戏的继承和发展,它有五个脚色,分别叫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宋金杂剧表演的节目有两类,一类是用大曲来唱故事。一类是以对话为主,这类节目多以市井百姓的生活为题材,演出滑稽故事。宋金杂剧既在宫廷里为王公大臣演出,也在民间的“瓦舍勾栏”里为市民演出,它是元杂剧的孕育者。

bulb

杂剧

杂剧原是各种伎艺的统称,有点类似汉代“百戏”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专门指戏剧表演。在金代,杂剧又叫做院本,院指的是行院,它是伎艺人的住处,院本就是这些艺人演出的底本。金,是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5年建国,1127年灭了北宋,从此与南宋南北分治,至1234年被蒙古族所灭。宋杂剧和金院本其实是同一种艺术的不同称呼。北方即金朝统治的地区叫院本,在南方则称为杂剧。

bulb

大曲

流行于唐代的大型歌舞艺术形式,它综合了音乐、舞蹈和诗歌。大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散序,由器乐独奏;第二部分中序,以歌唱为主,器乐伴奏;第三部分为“破”,以舞蹈为主。到宋代,杂剧中就用大曲来演唱故事。

bulb

瓦舍勾栏

宋金时期都城里专为各种艺术表演所设的场所,每一座瓦舍中有几十座“勾栏棚”,当时在“瓦舍勾栏”里表演的伎艺很多,有杂剧、杂技、皮影戏、诸宫调、讲史、傀儡戏等等,为各种艺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宋杂剧就是在“瓦舍勾栏”中吸收了各种伎艺,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

0519ph001
反映金代杂剧演出的砖雕(局部)。前排为杂剧演员,后排为伴奏者。
0519ph001

南戏约在北宋的宣和年间,在浙江永嘉一带民间歌舞小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宋杂剧和其他民间伎艺而形成。南戏的名称是相对于北方的杂剧而得名,它标志着中国戏曲达至成熟阶段。元杂剧是以宋金杂剧为基础,吸收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形成,它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来演唱,所以又称做“北曲杂剧”。元杂剧的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

0519ph004
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中的元杂剧壁画
0519ph004

明代以后,南戏在南方各地的演出中,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繁衍出众多的声腔剧种,如馀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等。它们的演出以及剧本被称做明清传奇,其中以昆山腔、弋阳腔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清代康熙初年至道光末年,是各种地方戏普遍兴起和蓬勃发展的时期。戏曲艺术有了“花部”和“雅部”的分别,雅部指的是昆腔,花部指昆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0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