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戏班里的门道

0520ph017
清人绘戏台图
0520ph017

戏班是戏曲演出的基本单位,早在宋代就有“云韶班”。早期民间戏班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只能到处“跑码头”。后来发展至在庙台、船舫及剧埸等地表演,而厅堂是家庭戏班演出的主要场所。昆曲的流行,扩展了戏班形式,在家庭戏班、职业戏班和宫廷戏班三者中,职业戏班是其中的主流,如苏州昆班有不少是公开营业的性质。而由明中期开始,宫廷戏班逐渐形成,由于朝廷的支持与扶掖,令昆曲大放异彩。

 

家庭戏班是由私人置办购买的家乐,专为私人家庭演出。明代中期家庭戏班发展较快,至明末空前兴盛。达官豪绅纷纷购买家乐,兴办家庭戏班。特别在江南,家班几乎普及士大夫家,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明代大多数的家班均由女性童伎组成,故家班又被称为“女乐”。外地家班的女乐,一般都要到苏州购买,这是因为昆曲在苏州发展,戏曲语言以苏州方言为基础,教习比较容易。家班一般在厅堂上演,演出时地上铺上红地毯,古时称为“氍觎”。后来“氍觎”一词就被作为戏曲演出的场所。家庭戏班有三种类型:由女性童伎组成的家班女乐,由男性优童组成的家班优童,由职业优伶组成的家班梨园。明代比较有名的家班有:潘允端家班、钱岱家班、邹迪光家班、申时行家班、屠隆家班等。

0520ph018
宗祠戏台
0520ph018

职业昆班的成员有的是从私人昆班散出来,但大部分是戏班自己培养的。他们在喜庆宴会场合演出外,也会在岁时节令参加寺庙广场的演出。民间戏班在广场、寺庙演出的规模最大,观众多至数千。寺庙逢节演戏,极为郑重,所请的必是名班。此外,他们还要走江湖、跑码头,如全福班便经常走两条水路演出,一条是在太湖东面的苏州、太仓等地,另一条是太湖南面的杭州、嘉庆等地。明代著名的职业昆班有南京的兴化班、华林班,苏州的金府班,北京的沈香班。著名的演员有马伶、陈圆圆、周铁墩、彭天锡等。

0520ph019
清朝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结彩戏台
0520ph019

从明神宗万历(1572─1620年)年间开始,昆曲进入宫廷,当时昆班与弋阳、海盐诸腔被称为“外戏”。万历年间,明朝宫廷内的演戏活动达到了最大规模。除了教坊司及钟鼓司外,另建机构,力求把各种各样的民间戏曲都搜集进来。南明弘光帝的内廷演剧之风甚炽。清代初年,宫廷演剧以昆曲为主。到康熙年间,除了教坊司外,另设“南府”,广搜民间艺人,并教习宫内太监,在宫廷演戏。此外,康熙又命人改编了一批民间剧本,以供宫中演出,并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宫廷大戏”,一次要演10天才完。

0520ph020
宫廷戏台
0520ph020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2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