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昆曲有何典雅之美?

0520ph006
清代河北武强年画:凤仪亭(三国演义)
0520ph006

戏曲产生于民间,通俗是其特点所在,其后经明代魏良辅的音乐改良后,昆曲流利婉转的特点更适合文人的审美趣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人的戏曲创作,明、清两朝文人对戏曲的积极参与是和昆曲的发展及其特性分不开的。在他们的戏曲创作中,将诗的精神和语言融入曲中,形成了中国戏曲“诗剧”的特征。

文人的介入、参与又进一步将昆曲雅化,昆曲的典雅之美与弋阳腔等民间戏曲的粗犷之美并蒂曲坛,多姿多彩。许多杰出的昆曲作家,他们创作的作品文采横溢、蕴藉委婉,具有典雅、装饰的文学特征,如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
 

0520ph007
1961年,昆曲《李慧娘》(李淑君饰李慧娘)。
0520ph007

昆曲之美,首推文学的典雅之美。中国戏曲产生于民间,具有质朴、平实的特点,素为士大夫文人所排斥和鄙视。元代社会政治急遽变化,统治者歧视士人,将他们的地位置于农民之下,又限制汉人入仕,此举改变了文人的传统地位和身份,他们遂投身勾栏瓦舍,从事戏曲创作,而使戏曲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

bulb

农民之下

蒙古人鉴于传统士人社会地位较高,难于管理,遂把职业分为十等,把士人列为第九等,置于农民之下,乞丐之上。这是根据南宋遗民郑思肖之说,进士谢枋得谓七匠、八娼,略有不同。

bulb

勾栏瓦舍

瓦舍是宋元时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设有表演杂剧、曲艺杂技的勾栏。勾栏为演出场所,是棚木结构建筑,上面是封顶而不露天。其中供演出用的设备有戏台和戏房。围绕戏台则设观众坐席,称为腰棚和神楼。

昆曲在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它相容杂剧北曲和弋阳、海盐等南曲声腔,无论在曲调旋律、演唱技巧、戏剧性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更趋完美。除通常的三眼一板、一眼一板、迭板、散板外,在节奏上又出现赠板,使昆曲音乐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更加突出。

bulb

板、眼

昆曲演唱中,强拍称为“板”,弱拍称为“眼”。基本板式有以下四种:一眼板,即四分之二拍。三眼板即四拍。迭板又称流水板,为四分之一拍。散板是无眼的自由板。

bulb

赠板

赠板是南曲的一种板式,是指在正板的基础上增加的“板”。

昆曲是一种歌唱、舞蹈、动作、念白各种表演手段互相配合的综合艺术,其表演的舞蹈身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感情的抒情舞蹈。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色行当愈分愈细,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表演程式和技巧,比如穷生的拖皮鞋、穷骨头、跪步;旦行的搭鬓、踢裙、荡脚;丑角的打穷结、耍佛珠、滚袖、鼠形等。

0520ph008
北方昆曲脸谱──孙悟空《安天会》
0520ph008

戏曲舞台的景物造型在古代比较简单,戏曲剧情中的空间特征,即通常所说的景,主要依靠演员的歌舞表演来呈现,它带来了舞台空间处理的高度灵活性,不仅可以通过演员的上下场来改变剧情的发生地点,也可以在演员不下场的条件下,随着演员的动作不断地更换地点,也可以表现同时进行的两个场面,它是一种流动性的空间,与西方戏剧“三一律”同一地点的舞台完全不同。此外,配合演员歌舞表演的实物一般为一桌二椅,叫“砌末”。昆剧舞台上的一桌二椅,既可以作为桌椅,也可以作为山、楼等的替代物,具有象征性。当代戏曲舞台有明显的向写实发展的倾向,吸收现代科技,丰富了昆曲的舞台布置。

bulb

三一律

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创作原则,要求戏剧家创作一个剧只能有一个情节,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称为“三一律”。

0520ph005
清代绍兴水乡戏台模型
0520ph005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2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