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司马迁为何忍辱也要完成《史记》?

0404ph002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0404ph002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关于其生卒年,学界颇多争论,现取较为可信的说法:约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90年。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从小聪明好学,十岁就能阅读古文,浏览先秦典籍。二十岁开始游历各地,考察了大量历史遗迹和采集民间传说。他起初任职郎中。公元前111年,奉命出使巴蜀以南,安抚少数民族。翌年父丧,立志继承父愿,潜心述史。两年后,继父职为太史令。公元前99年,因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被牵累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专心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巨著《太史公书》,后人称为《史记》。

0404ph001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0404ph001

在秦汉时期的夏阳县,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南18里的高门原。司马迁少年时在这里读书、耕牧。在他死后四个多世纪的西晋永嘉年间,后人才于此地建立纪念祠及祭祀塚。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称:“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在夏阳之西北,即今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跨越黄河两岸的一道天然门户。

 

司马迁一生有三次重大游历,(一)二十壮游之旅,公元前126年,司马迁二十岁,第一次漫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二)奉使西征之旅,公元前111年,司马迁任职郎中,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巴蜀以南,任务是在边邑地区推行郡县制度。此行不仅完成了经略西南的任务,还为撰述民族史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三)泰山封禅之旅,司马迁从公元前118年出任郎中以后三十多年中,常扈从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其中泰山封禅是隆重而排场的典礼,对他写作《今上本纪》和《封禅书》等篇章很有帮助。

0404ph004
司马迁旅行路线图
0404ph004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从居延出发,北击匈奴。初时颇为顺利,但不久被三万强敌围困,李陵因寡不敌众而兵败降敌。武帝大怒,群臣都说李陵有罪,司马迁则根据对李陵的印象,并认为李陵降敌并非真心,只是等待时机回报汉朝。武帝起初接受了司马迁的意见,但后来捕获的俘虏称李陵助匈奴练兵以对抗汉军,武帝于是族灭李陵全家,并对司马迁处以残酷的腐刑(即宫刑),司马迁因此陷入耻辱与痛苦的深渊。支持他活下去的精神力量,就是《史记》还没有完成,他要生存下去。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所以,即使受极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愤。如果我完成这部著作,使它流传后世,那么,就还了受屈辱的债。即使受刑被杀一万次,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0404ph003
司马迁是陕西人,图为绘于金贞祐二年(1214年)的《陕西五路之图》。
0404ph003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1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