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周城村是有名的「民族紮染之鄉」,當地憑藉這個優勢,走出了「非遺+產業」、「非遺+旅遊」的脫貧路。佛山獅頭彩紮亦是傳統民間工藝,當地採取就業工坊形式帶動就業。非遺扶貧正在成為新的脫貧方式。

以往,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常面臨後繼乏人、寂寂無名的困境。隨着近年扶貧方式多樣化,非遺扶貧作為文化扶貧的一種方式,走入了千家萬戶,既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還吸引了愈來愈多人投身非遺保護與傳承中。位於雲南大理的白族紮染和廣東的彩紮醒獅就是非遺助力脫貧的代表。

 

白族紮染

紮染,古稱「絞纈」,東漢時期已在雲南大理地區出現,唐朝時已成為民間時尚。白族紮染一般以植物藍靛(俗稱「板藍根」)為染料,經過畫圖、紮縫、浸染、蒸煮、曬乾、拆線、漂洗、碾布(以大石碾壓布料以致平整)等步驟,在純白棉布上染出山川、風物、傳說、民俗等美麗圖案,共有1,000多種紋樣,因每一塊布料在紮縫時的鬆緊、疏密不同,浸泡染色的溫度、時間不同,最終染出的圖案也千變萬化,充滿未知與驚喜。

dangdaizhongguo-zhongguowenhua-baizuzharantuopinlanbai_x1
白族人將白色視為吉祥,藍色則象徵希望、純真,藍白相間的紮染隱喻「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圖片來源:Getty)
dangdaizhongguo-zhongguowenhua-baizuzharantuopinlanbai_x1

 

2006年,白族紮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紮染業最為出名的大理周城村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民族紮染之鄉」。

這條村落一度是「家家有染缸,戶戶出紮染」,也曾經面臨染坊銷聲匿跡的困境,傳統的2,000多種紋樣一度只剩下17種圖案。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着第一批遊客來到大理,這門傳統工藝才逐漸復甦。如今,周城村內擁有300多名紮染匠人,建成中國第一個白族紮染博物館。

出身周城紮染世家的段樹坤與妻子段銀開,多年來致力於為這門古老技藝開闢創新之路。作為白族紮染的傳承人,段銀開專注「紮」,創新出100多種針法;段樹坤負責「染」,開發出更多不同顏色的染料,令白族紮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兩人合力搶救、收集了1,800張傳統紋樣、3,600塊模板,合作創辦了周城村最大的染坊——璞真染坊。這間染坊集非遺保護、文化展示、技藝體驗製作、產品售賣於一體,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稱號,每年吸引遊客近20萬人次,銷售額超過200萬元人民幣(約240萬港元)。

dangdaizhongguo-zhongguowenhua-baizuzharantuopinduanshukun_x1
段銀開(左)、段樹坤(右)夫妻展示新染的裙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dangdaizhongguo-zhongguowenhua-baizuzharantuopinduanshukun_x1

 

與化學染料相比,草木染出的紮染布料色澤更自然,不易褪色,不易刺激皮膚,被廣泛用於製作衣服、被褥等,備受青睞。段樹坤夫婦開發出服飾、背包、紙巾盒等一系列實用紮染製品,透過電商和物流走出大山,還出口到日本、泰國等多個國家。

2017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設立的公益扶貧項目「媽媽製造」來到周城,成立了周城紮染合作社,希望帶動貧困媽媽就地創業脫貧,圓了很多周城媽媽的「紮染夢」。文化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吸引了愈來愈多周城年輕人回到家鄉,傳承技藝、自主創業,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202007111131054ta-
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傳承紮染技藝(來源:中新社)
202007111131054ta-

 

周城村是雲南「非遺」助力脫貧的代表之一。近年來,雲南發揮中國文化遺產和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走出「非遺+產業」、「非遺+旅遊」的別樣脫貧路。截至2020年,雲南全省民族文博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衍生品生產銷售企業已有7,000多家,年銷售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約96億港元)。

2020年12月,雲南官方宣佈,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成功,困擾雲南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彩紮醒獅

「竹做骨,紙做皮,油墨添神采,絨毛顯威風」,逢年過節的舞獅活動,令人印象深刻。活靈活現的各色獅頭,承載着一門傳承千年的中國文化遺產——彩紮。這是一種流行於南北各地的傳統民間工藝,而在廣東佛山、河源等地的彩紮獅頭更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脈。

1993年,徐克導演的電影《黃飛鴻:獅王爭霸》讓「南派舞獅」(粵港地區亦稱為「醒獅」)一炮而紅,片中李連傑飾演的黃飛鴻舞動的那隻威武華麗、抓人眼球的獅頭,正是出自廣東佛山的彩紮世家黎家人之手。

黎家是佛山唯一的六代紮獅家族,祖輩早在清朝道光年間就開了「黎祥新」等紮獅老字號。黎家獅額頭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1,300多個純手工完成的紮點保證了獅頭的牢固,極具辨識度,廣受歡迎。2008年,佛山彩紮獅頭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dangdaizhongguo-zhongguowenhua-caizhaxingshituopinlijia_x1
2011年,彩紮(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家第五代傳人黎偉,在第七屆文博會上紮製獅頭。(圖片來源:中新社)
dangdaizhongguo-zhongguowenhua-caizhaxingshituopinlijia_x1

 

而相距不遠的河源和平縣樓鎮村,則憑藉彩紮醒獅走出一條「致富路」。樓鎮村是廣東省省定貧困村,2018年12月,村裏的彩紮醒獅藝人陳金明與政府部門、地方企業合作,採取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模式,將傳統非遺技藝發展成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傳統紮獅製作包含幾十個步驟,考慮到難度問題,陳金明把原本繁瑣的工序改良成容易上手的流水作業,讓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如今,樓鎮村一半以上的留守村民已經掌握了製作工藝。2019年,樓鎮村彩紮醒獅營業收入1,140萬人民幣(約1,372萬港元),全村637戶村民參與分紅,其中61戶貧困戶就獲得分紅37萬元(約45萬港元),實現全部脫貧。

樓鎮村彩紮文化扶貧產業還帶動了周圍十多個鎮村村民就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其彩紮醒獅產品遠銷東南亞、北美等華人聚集地區,得到了海內外使用者的廣泛認可,還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只要有華人在的地方就有醒獅,有醒獅就有來自和平(縣)製作的醒獅」,陳金明更希望通過彩紮醒獅這項傳統技藝,向世界繼續輸出中國的傳統文化,讓非遺產業在世界各地不斷開花。

 

(文章來源:當代中國,特別鳴謝。原文有刪改。)

Last updated: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