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維吾爾木卡姆如何興盛起來?

30021ph005
維吾爾木卡姆中的舞蹈(梁立攝)
30021ph005

維吾爾木卡姆有着漫長的形成和發展歷史。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多種宗教並存傳播,東西方文化撞擊、交融、薈萃。操多種古代語言的東、西方人種如塞人、月氏、烏孫、羌人、匈奴人、漢人、柔然人、高車人、嚈噠人、吐谷渾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鶻(紇)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都曾先後聚居此地,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的豐厚積澱。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三世紀,「西域三十六國」在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作用日益凸顯。被稱作「絲綢之路」的東西方交通網絡,以塔里木南、北緣的綠洲為中轉驛站而通達四方,為西域諸地帶來了商業和經濟的繁榮。

30021ph004
克孜爾第77窟禪修圖中的舞技(四世紀)
30021ph004

樂舞文化在新疆這塊土地上由來已久。在新疆各地的古老岩畫中,可以見到大量表現祭祀崇拜活動的原始樂舞形象,它們構成了「木卡姆」音樂現象最早的歷史積澱。隨着歷史進程,南方印度,西方巴比倫、埃及乃至希臘──羅馬文明,循絲綢之路傳入新疆,與西漸的中原文明相遇、撞擊和交融。西域各地的民間藝術得以搜集、整理、規範、發展,樂舞文化空前繁盛。由民間音樂昇華,形成於綠洲各城邦國宮廷的音樂名噪一時。

 

根據史料記載,最晚到中國的唐代初期(公元七世紀),龜茲、疏勒、高昌等地區的樂舞藝術中,已經存在集歌樂、舞樂、器樂(解曲)於一體的「大曲」形式。在隋唐時期宮廷具代表的樂部中,西域樂部佔了一半以上,這些樂部都以大曲作為最高形式,可見西域大曲在當時的重要地位。西域大曲以其獨特的結構、形式、風格深得國人喜愛,開中原一代樂風,並反過來促進了原發地的歌舞藝術,可以說是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早期形態。

30021ph006
唐代樂俑
30021ph006

公元九世紀,回鶻(紇)西遷到達西域,與當地原住居民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和西州回鶻汗國,回鶻民族的文化機制也從草原游牧轉為綠洲農耕,一種新型的「回鶻──西域音樂文化」得以形成,「西域樂舞」亦被融合其中。此後,伊斯蘭教開始在新疆境內傳播,逐漸成為新疆維吾爾等民族的主要信仰,古代西域文化和波斯──阿拉伯文化的撞擊,促進了這一地區音樂文化的變異,西域大曲正是在這個時期披上了木卡姆的「外衣」。隨着時代的發展,至遲在公元十四世紀,「西域大曲」的稱謂和內涵逐漸被「木卡姆」所涵蓋,由此標誌着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確立。

30021ph007
于闐縣民間藝人茫萊西汗(資料圖片)
30021ph007

經過長期錘煉,在公元十六世紀葉爾羌汗國(其治所在今新疆莎車縣)的宮廷中形成了16套大型的歌舞套曲形式,《十二木卡姆》是其中的精華,其集維吾爾木卡姆之大成,不斷演化流傳至今,並對其他維吾爾聚居區的木卡姆從形式到內容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有意思的是,其他樣式的維吾爾木卡姆中也存在相互影響,如《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中均可見到以「多郎」命名的套曲。

 

由於歷史因素,在各地傳承的維吾爾木卡姆中還帶有民間和宮廷特色。學者們認為:《十二木卡姆》經過宮廷、官府與民間的不斷整合而成,現在每一套木卡姆的核心部分──「瓊乃額曼」,仍被稱為「大曲」,顯然出於宮廷,而其他部分則從內容上透露出較多的鄉土氣息。《哈密木卡姆》和《吐魯番木卡姆》流傳至今的基本樣式,曾經為清代的哈密王爺府和魯克沁王爺府所擁有並得以傳承。《刀郎木卡姆》則顯現出一直屬於民間傳承的特徵。正是由於處在戈壁荒漠中的農耕文化所具有的各自相對獨立的綠洲文化現象,才使得同為維吾爾民族的木卡姆既有內在的密切聯繫,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樣式。

30021ph008
1912年民間木卡姆(資料圖片)
30021ph008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12-1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