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0307ph012
孔子講學圖
0307ph012

「取物不盡物」的天人合德思想

儒家很早就認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和人類需求的無限之間的矛盾。從持續發展、永續利用的原則出發,儒家提出了「取物不盡物」的生態倫理道德,主張有限地利用自然資源,反對破壞性地開發生物資源。孔子十分珍惜動物,主張「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意思是說,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鈎的釣竿來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鈎的大繩橫斷流水來取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孟子基於「愛物」觀念,主張「恩足以及禽獸」和「君子遠庖廚」,反對任意殘殺動物。《禮記》作者十分珍惜、憐憫動物,提出「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反對統治者沉溺於犬馬狩獵之中,力戒「佚游」(放縱遊樂)之道;主張狩獵「圍其三面而不合」,反對四面合圍,以免殺傷過多,滅絕生靈,具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

0307ph011
儒家認為,播種、耕耘、收穫、儲藏,都應該密切配合季節的變化
0307ph011

「取物以順時」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根據動植物依「時」(季節)變化而發育生長的生態規律,主張「取物以順時」的環保思想。孟子提出「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如果在耕種收穫的季節,不去妨礙生產,那糧食便會吃不完了。荀子發揮孔孟的生態思想,也為人類描繪了一幅自然生態良性循環的社會藍圖。他指出只有根據季節(時)的演替規律,做到「以時禁發」,才能達到「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的天人和諧的理想境界。

 

「繁而息之者,天地之仇」的人口意識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他以儒家「道統」繼承人自居,所論「天之說」,包含着極有價值的生態環保思想。韓愈所說的「天」,主要是指天地萬物的「自然之天」。由於人對「元氣陰陽」的破壞愈來愈厲害,遂形成天與人的對立關係。他指出,隨着人口迅速增長,要吃飯,要住房,要喝水等,這就迫使人類過度地「墾原田,伐山林」,即通過破壞草原和大量砍伐森林的途徑來擴大耕地面積,以解決吃飯問題。為了解決增長人口的住房和日用品問題,特別是滿足統治者的奢侈生活,不得不疏治河流、修建房屋等。人類不擇手段地向大自然索取,使天地萬物毀損憔悴而不能按它們自己的本性去發展,造成對生態環境的巨大壓力。

bulb

韓愈

韓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原籍河陽(今河南省孟縣),自稱「郡望昌黎(在今河北省)」,後人稱他為韓昌黎。他25歲中進士。官至吏部侍郎。死後諡曰「文」,世稱韓文公。他的散文眾體兼備,論說文、雜文、敍事文、抒情文、應用文都寫得很好。

0307ph013
韓愈(李俊琪繪)
0307ph013

「民胞物與」的天人合諧思想

宋代著名儒家代表人物張載,從氣學觀點出發,認為「人但物中之一物」(人只是宇宙中的普通一物),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不是主人與奴僕、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係,而是「民胞物與」(世人皆是我的同胞,萬物皆是我的同伴、朋友)的平等和諧關係。他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因為在他看來,人和天地萬物都是同源於一氣,都是由氣而構成。這樣規定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打破了人是宇宙主人的陳腐觀念,為正確處理天人關係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民胞物與」這一觀點,與當代生態倫理學的基本觀點是極為相似。

bulb

張載

張載(1020─1077年),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人,世稱「橫渠先生」。北宋哲學家。著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說》等,編入《張子全書》。

0307ph014
張載像
0307ph014

「天地萬物一體」的整體觀念

北宋程顥和明代王陽明等理學家,進一步提出了「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整體觀念。所謂「天地萬物為一體」,是通過人生而具有的仁愛之性,由「愛人」擴展到「愛物」,從而把人與天地萬物構成一個息息相關的有機整體。王陽明發揮孟子的生態倫理思想,認為不管是有知覺的動物,還是如瓦石之類的無生命的物體,當它們受到破壞或損害時,每一個人都會從內心產生「不忍人之心」,並把它們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而加以愛護。宋明儒者提出的「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觀點,不僅承認動物、植物乃至整個自然界都有內在的價值和生存的權利,而且也自覺地把天賦的仁愛之性,由傳統的人際道德向生態倫理拓寬,從而使之成為現代生態倫理學的主要內容和理論基石,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bulb

程顥

程顥(1032─1085年),字伯淳,號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程顥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學」。著有《識仁篇》、《定性書》等,收入《二程全書》中。

bulb

王陽明

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代哲學家、教育家。因早年築室陽明洞,又曾創辦陽明書院,學者稱他為「陽明先生」。他的學說以「知行合一」為主,發揮「致良知」之教,反對朱熹的「格物窮理」之說。其心學淵源於陸九淵,世稱「陸王學派」。著有《王文成公全書》。

0307ph015
程顥像
0307ph015
0307ph016
王陽明像
0307ph016

「道法自然」

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是道家生態環保思想的經典表述。它是由三個相互聯繫的觀點所構成:其一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作為宇宙之本的「道」,它的最本質特徵,是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創造萬物而不恃其恩德,成長萬物而不為其主宰,有功於萬物而不居功自傲,完全是一個自然而生的過程。其二是萬物「莫之命而常自然」。如「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並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天地和諧運行而自降,也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其三是聖人「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聖人既然以「道」為法,那麼對於天地萬物就應採取「道法自然」的態度。「道法自然」是道家生態環保思想的精髓。它要求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時,人必須堅持「順其自然」的態度,即禁止反自然的行為。具體來說,一是不以人類私利為中心,而隨意破壞和改變自然的本然狀態及其運行規律。二是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應順其自然,即按照宇宙萬物所固有的自然本性來運作,從而達到保護生態自然環境之目的。

 

「以天合天」

「以天合天」,是莊子根據「道法自然」而提出的重要生態環保思想。這裏所謂「天」,是指「自然」。根據「以天合天」思想,肯定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和人一樣,都是依照自己的本性而生存,人無權干涉和踐踏生物的這種生存權利。人在改造自然中,只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去行事,尊重一切生物的自然本性,切不可用人的價值觀念去衡量一切、剪裁一切,這是一種極可貴的生態中心論思想。

 

「無以人滅天」

在人(人為)與天(自然)的關係上,莊子主張「無以人滅天」。所謂「無以人滅天」,就是要求人類不要以「妄為」去毀滅自然,不要以「強為」去摧殘生命。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自然生態平衡,以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的目的。如湖泊水池邊的野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奮翼爭鳴於陵澤,完全是一種自然的天性。如果人類不尊重這種天性,強按人的愛好和意願,把野雞養在籠子裏,雖然「常啄粱粟,不旦時而飽」,但是這些野雞還是不如在水澤裏自適。道家主張「無以人滅天」,強調對生物天性的尊重,反對按照人的需要,強行改造自然生物的本性。這是一種極可貴的循乎天道的自然原則。

 

復歸於樸

道家認為人的自然本性是無知無欲、質樸無華,如同嬰兒一樣,純真、自然,默默無求。老子所謂「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保持純樸的天性,減少私心和貪欲),莊子所謂「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人人都蠢笨而無智慧,人類的本能和天性也就不會喪失;人人都愚昧而無私慾,這就叫做「素」和「樸」),都是道家的自然人性論的基本內涵。後來,由於人的私慾膨脹,智力日增,導致人性異化,造成生態環境惡化。莊子在《胠篋》篇中指出:「人好智而無道」,使用弓、弩之智多,「則鳥亂於上矣」。正因為人的私慾、好智造成了生態失衡、天下大亂。所以,只有通過「洗心去欲」的修養途徑,復歸於樸,順應事物的自然而沒有半點個人的偏私,使人跟禽獸和諧相居,跟各種物類相聚合存,真正做到萬物不會受到傷害,各種有生命的東西都能盡享天年,才能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

0307ph017
道家認為,人必須尊重生物的天性
0307ph017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11-03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