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認識老子的哲學思想

30075ph015
位於泉州清源山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老子石雕(平子攝)
30075ph015

老子作為中國古代哲學先哲、思想先驅、道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內涵博大精深。諾貝爾獎獲得者、比利時學者普利高津(I . Prigogine)說:「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圓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特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着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面前。」

30075ph017
陝西省周至的說經台是老子講授《道德經》的地方
30075ph017

老子以樸素辯證法和「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建立了完整的哲學體系,形成了老子哲學。老子把「道」作為宇宙的本源,他認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名之曰大。」意思是說:「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存在於天地形成之前。無聲又無形,寂靜而空虛,獨立長存,循環永恒,它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的字叫做『道』,將它的名叫做『大』」。「道」是空虛無形又真實存在的一種形象或狀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此老子提出了宇宙起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才可以健康穩定地發展。

 

老子的價值觀由三個字構成,即「道」、「德」、「無」。老子宣導「道」中的慈愛友善。他認為有了慈愛才能勇武;有了儉嗇才能大方;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慈愛,用來征戰,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衞就能鞏固。老子提倡「德」中的寬厚謙和。他指出,道受尊崇,德受尊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干涉,德滋潤萬物而不加主宰,都是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發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做主宰,這就是高遠綿長的德。老子提倡「無」中的積極有為。他認為要以無為求有為,做事宜簡單,無味中品出恬淡。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單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細小處開始。

 

老子非常看重守柔,他在《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體現出了「道」因為具有柔和感,所以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老子讚揚水的柔弱之美:「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對水的柔弱之力加以論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勝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從中可以看出老子認為柔和可以戰勝剛強,以此教導人們要與人為善、為人謙和,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0075ph016
老子讚揚水的柔弱之美
30075ph016

老子的「寡欲」論,蘊含着非常大的智慧。他指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意思是眼睛只看到事物本質狀態,以保持樸素無華的天性,減少私心,減少貪欲。只有這樣才能清靜無為,才能避免受情緒左右,從而專心致志思考問題,得出正確判斷。他說:「沒有比欲望更大的罪過了,這種不知足會招來災禍,一定要學會滿足。聖賢之人要杜絕極端、奢侈、過度之風。」

 

老子認為一個人具備居後不爭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他把「居後不爭」作為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君主利益放在百姓的後面。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有能力和他相爭。君主要身先士卒、身體力行,需要保持一顆無私的心。他告誡人們在生活中不要爭強好勝,不要驕傲自大,而要謙和穩重,有一顆甘於人後、甘於平淡的心。

30075ph024
老子像(鐘新攝)
30075ph024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10-2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