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國與發展中國家

「捨生取義」、「義利並重」等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不僅影響個人的為人處世,也是中國處理國際關係的重要原則。中國外交在國際交往中講求道義和公平正義,而不只是追求利益。這一點,在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交往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從「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到「捨生而取義」,華夏先哲自古就對義利的關係進行了辨析。如今,「義利並重」、「先義後利」已作為主流倫理思想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

這一精神傳承至今,不僅影響個人的為人處世,也成為中國處理國際關係的重要原則,成為中國對外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這意味着,中國外交在國際交往中講求道義和公平正義,而不只是追求利益。這一點,在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交往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book

發展中國家迄今為止未有一個統一的概念,通常不同國際組織都有不同的界定。一般是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它們多是二戰後擺脫殖民統治獨立的國家,面臨肅清殖民主義殘餘、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

 

二戰結束後,舊殖民體系迅速瓦解。據統計,1946年到1968年間獨立的國家共61個,人口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特別是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和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顯示發展中國家已逐步成長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

從1956年至1965年,中國先後與26個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在七十年代另外一個民族獨立較為集中的時期,與中國建交的發展中國家增加了47個,特別是與拉美國家的外交關係取得了重大突破。這為中國擺脫孤立於國際多邊體系的境地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都曾遭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欺凌壓榨,並肩負着共同的歷史使命——維護國家政治獨立和發展經濟。相似經歷、境遇帶來了相互的理解和同情。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相互支持、合作,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強權政治、霸權主義和干涉主義,結下了深厚的傳統友誼。

出於幫助落後國家和地區爭取民族獨立並發展經濟的道義感和使命感,中國盡己所能給予其他發展中國家支持,如寧可推遲與法國建交也向阿爾及利亞提供大量無償物資和軍事援助,在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後堅決支持埃及政府並向其無償贈送2000萬瑞士法郎,支持拉美建立無核區,毅然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幫助朝鮮人民抵抗美國的軍事進攻……

fotoe-11606785
1958年,朝鮮群眾與中國人民志願軍(來源:fotoe)
fotoe-11606785

 

其間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往來雖經歷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為各自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經貿關係總體上處於相對次要和輔助的地位,往往從屬於對相應國家的政治支持。貿易往來主要算「政治賬」,而非「經濟賬」,互利和效益等因素考慮較少。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fazhanzhongguojia-01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fazhanzhongguojia-01

而且,經濟合作的單向性突出。自五十年代起,財力緊張、物資匱乏的中國就開始對外提供援助。從摩洛哥到南非,從足球場到石油鑽井系統,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大力幫助非洲國家完成了眾多大中型項目建設,如著名的坦贊鐵路、幾內亞糖廠、盧旺達公路等等。僅1970年至1978年間,中國就幫助37個國家建成了470個項目。

20171125103593663ta
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任務官兵和坦贊鐵路員工為援坦中國專家烈士默哀(來源:中新社)
20171125103593663ta

 

中國的對外援助對於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中國所堅持的不干涉內政、不附加任何條件等原則更得到了廣泛稱讚。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1985年曾說:「無論是在中國給予我國的巨大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中,還是我們在國際會議的交往中,中國從來沒有一絲一毫要左右我們的政策或損害我們的國家主權。」

ebook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在訪問非洲期間正式提出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八項原則,反映了對發展中國家外交的慷慨無私: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fazhanzhongguojia_v3-02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fazhanzhongguojia_v3-02

在國際政治領域,中國也與發展中國家相互支持與配合。1971年10月2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第2758號決議,這離不開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鼎力相助,用毛澤東的話來說是發展中國家把中國抬進去的。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標誌着西方奉行的長期孤立中國的政策徹底失敗。

七十年代,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的理論(其中「第三世界」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明確表明中國屬於第三世界的身份和地位,奠定了中國國際戰略的理論基礎,堅持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也上升至外交戰略的高度。

book

一般來說,在國際經濟中,發展中國家的概念運用比較多,而在國際政治中,第三世界的概念則運用較多。

 

改革開放後,中國雖然與美國和解,但沒有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幾乎所有重大問題上都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立場。中國政府明確表示,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是中國外交的基本立足點,強調中國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將來發展起來了,還是屬於第三世界,永遠不做超級大國」(鄧小平語)。

因此,儘管經濟實力增強,但中國並未改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的傳統。特別是中國人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傳統的政府援建和派遣醫療隊外,中國還根據自身優勢,尤其注重技術和專業培訓方面的援助,意在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走共同發展的道路。

20110915087fa
中國為阿拉伯語國家培訓新能源人才(來源:中新社)
20110915087fa

 

截至2018年,中國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為發展中國家培訓各類人員1,200多萬人次,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其中700多人為他國發展獻出了寶貴生命。

自1963年至今,中國派出的醫療隊員達2.6萬人次,累計診治患者約2.8億人次。無論是西非多國爆發埃博拉嚴重疫情,還是尼泊爾大地震,中國醫療和救援人員都迎難而上,施以援手,同一些國家「喊得多、落地少」和「見利忘義」形成鮮明對比。

20150427102029467ta
尼泊爾廢墟上的中國救援隊人員(來源:中新社)
20150427102029467ta

 

這一時期,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關係隨國家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而地位上升,經濟關係由之前提供援助為主轉變為發展互利合作關係為主。經貿往來的形式進一步豐富,逐步採取了勞務合作、承包工程、投資經營等多種形式,促進了經貿關係進一步發展。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已經與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並和其中的70多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貿易協定。

另一方面,國際格局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令國家間各種利益矛盾進一步複雜化。環境惡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等新問題出現,成為威脅國際安全的不穩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處境也經歷了較大變化。部分國家淪為「代理人戰爭」的發生地,一些歷史遺留矛盾也隨之釋放,造成戰亂頻仍;另一方面,不少發展中國家成為西方推行其意識形態的目標,國內政體巨變,政局動蕩甚至內戰不斷。

而中國在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的同時,積極融入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成為國際制度的參與者。通過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安全合作進一步加強。自1990年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遣軍事觀察員起,截至2019年2月中國累計派出維和軍事人員3.9萬餘人次,先後參加了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這些維和行動絕大多數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是新時期中國與發展中國家政治安全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西方的新干涉主義,中國以聯合國為平台,有力地支持了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主權的鬥爭,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同時,發展中國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反對西方干涉中國內政,給予中國寶貴的支援,維護了一個中國的原則。

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也不再局限於雙邊模式,呈現出多邊化、制度化的趨勢。

book

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試圖推行「人權高於主權」的新干涉主義,它實則與國際話語權、國際準則確定權、地區事務的主導權以及對某些國家的控制權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堅持完整的人權觀念,提出發展權和生存權是人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同時主張在尊重主權的前提下,通過和平、平等的協商解決爭端。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fazhanzhongguojia_v3-03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fazhanzhongguojia_v3-03

然而一些西方大國出於各種目的質疑中國發展中國家的定位,詆毀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稱之為「新殖民主義」,這種論調因其極大的煽動性,令中國和發展中國家關係面臨挑戰。

實際上,無論從人均GDP還是結合科教文衞等綜合發展水平來考慮,中國無疑都屬於發展中國家。而且,儘管發展步伐存在差異,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關係的政治基礎並沒有改變,仍都面臨艱巨的發展任務,並力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

 

在中國的外交佈局(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中,發展中國家一直發揮着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某些時候甚至是撬動中國與外部世界關係的結構性「支點」。而70多年來,中國以「求同存異」原則為基礎,將中國的發展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聯繫在一起,在國際政治中秉持公道正義,堅決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合法權益。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交往,體現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可謂是中國外交踐行正確義利觀的生動體現。

 

 

參考資料:

《從歷史走向未來——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析論》 郭新寧 徐棄郁 時事出版社 2007年

《對中國與發展中國家政治關係的再思考》 吳白乙 拉丁美洲研究 2010年第4期

《中國外交的戰略基礎:形成、發展與挑戰——紀念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65周年》 劉青建 當代世界 2014年第10期

《從單方援助到互利共贏: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經濟關係六十年》 劉中民 寧夏社會科學 2009年第6期

《「正確義利觀」指引中國與發展中國家新合作》 陳向陽 對外傳播 2015年第5期

Last updated:
2020-02-13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