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陶製品有哪些用途?

0817ph005
這件巨型印花筒瓦是戰國時期燕國宮殿建築上的遺物
0817ph005

陶器作為人類最早掌握的材料,由於它具備堅硬、耐用、易燒製等優點。陶製品在古代具有廣泛用途。考古資料表明,用於城鎮建設中最早的通水、排水設施就是陶製的水管。它們為泥製灰陶,胎質細膩堅硬,形制為一端粗、另一端稍細的圓筒形水管,管長約42厘米,粗直徑約14.4厘米,細直徑約13.3厘米,壁厚約1.02厘米,是用泥條盤築法製成。同期類似的陶水管在鄭州市洛達廟遺址中也有出土。大約在戰國時期發明及使用的陶井圈,一般為泥製灰陶。使用陶井圈為人們在土質不好或流沙地區打井創造了條件。

bulb

泥條盤築法

泥條盤築法是陶藝成形的最基本技法。這種技法容易捏出厚質的坯體,最適合用來製作高筒型的器物,可製成小至酒杯、茶杯,大至壺類等大型作品。

0817ph004
戰國陶製四通水管
0817ph004

人們常用「秦磚漢瓦」來形容古代的建築材料,實際上磚瓦出現早於秦漢時期。在西周,建築用陶有了較大的發展,除了陶水管外,人們又創製了大型宮殿用的板瓦、筒瓦及瓦當等陶製構件。它們的出現改變了使用茅草鋪屋頂的情況,是中國建築史上一項重要發展。板瓦是仰置於房屋頂部,筒瓦覆蓋於兩行板瓦之間,瓦當用以將筒瓦固定,至此中國木構瓦房的屋頂設施已臻完備。

 

陶塑藝術起源很早,通過古代的遺存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盛行厚葬之風的同時,減少了活人實物殉葬之惡習,人們紛紛以陶俑、陶塑取而代之,遂促使陶塑工藝有重大發展。1974年,在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發現了規模巨大的秦俑坑。目前,該地已經有七千多件巨型陶俑出土。

 

唐三彩是唐代鉛釉陶器的總稱,產品有生活用具及明器(包括俑類)。它工藝精湛,造型奇特,色彩深厚,蜚聲中外。1899年,在修建隴海鐵路時,從河南洛陽的唐墓中出土了一批唐三彩釉陶器。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受人們重視。唐三彩配製鉛釉成功,為後來的出現的低溫色釉和釉上彩瓷奠定基礎。

0817ph006
唐三彩女立俑
0817ph006

琉璃在古代曾是玻璃、琺琅、某些玉飾品,以及陶胎鉛釉器的總稱。隨着鉛釉陶胎製品被大量運用於建築,形成中國民族建築一種特色,人們才以琉璃專指那些用於建築的鉛釉陶胎構件材料。琉璃構件的製作大致是先將黏土模塑成型,然後燒成素胎,再施以琉璃釉(即鉛釉)在900℃左右燒烤而成。琉璃釉製品最早出現在戰國,其用途一是燒製成鉛釉陶,另一是製作美觀的裝飾品。後來由於成熟瓷器大量生產和使用,鉛釉技術一方面用於生產如唐三彩的藝術品,另一方面用來製作琉璃的建築構件。唐代是琉璃技術大發展時期,人們不僅在宮殿建築、宗教寺廟建築上大量使用琉璃磚瓦,而且還專門應用琉璃技術建造了像北京北海公園的琉璃九龍壁。

Last updated:
2019-10-2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