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木偶是文化交流大使?

1503ph027
木偶表演藝術與外國木偶同行交流技藝
1503ph027

西方中世紀前期,因為教派鬥爭,木偶戲被視為異教的產物而屢遭排擠。木偶藝人過着流浪生涯,搭蓋臨時舞台作流徙式的表演。當時的西方人視演木偶戲為低賤的行業。而十一世紀的木偶演出多以反映社會現實為內容,故受到教會迫害。直至文藝復興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木偶戲始擺脫宗教的束縛,成為獨立的表演藝術。

 

看來中西方木偶的發展歷史也頗有相似之處。而中國歷史上,明朝是各種木偶向外流傳最多的朝代。以中國的提線木偶戲為例,早在明代(1386—1644年)已有西班牙公使團觀賞過,並在回國後寫成的《中華大帝國史》中備加讚賞。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促使有意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人,將提線木偶技藝帶南洋、非洲東海岸等地。而前來中國的外國商人及傳教士也將當時的木偶技藝帶回本國,更著書介紹。

 

清朝興盛時期,工商業復興及社會穩定,木偶藝人也南往北返,西去東來,不但在國內把木偶技藝四處傳播,更將中國文化傳至海外,其盛況更勝明朝。各種木偶戲劇團和戲班自1930年代起,已往南洋地區演出。近數十年,中、西方國家的木偶劇團更相互往來及學習,並在各地巡迴演出,大大促進了中西方木偶藝術文化交流。

Last updated:
2019-06-2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