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看到奇蹟——敦煌石窟的保護

香港、上海、台灣、美國等地先後與敦煌研究院合作舉辦敦煌石窟和壁畫展覽。原本不可移動的石窟建築突破物理空間,精美絕倫的塑像和壁畫越過山川海洋,敦煌石窟何以「環遊」世界?

2018年7月11日至10月22日,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合作舉辦「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觀眾可在此次展覽中欣賞到完整複製的多個洞窟和《五臺山圖》等壁畫。除香港外,上海、杭州、深圳、台灣、美國等地也先後舉辦了類似的石窟壁畫展覽。

vcg111157957696
香港「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出的《五臺山圖》(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157957696

 

原本不可移動的石窟建築突破物理空間,精美絕倫的塑像和壁畫越過山川海洋,抵達世界各地,令展示和弘揚敦煌文化遺產成為可能。敦煌石窟何以「環遊」世界?追根溯源,這一切都與敦煌石窟的有效保護息息相關。

 

大漠中的奇跡

敦煌位於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最西端,東接中原,西鄰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以佛教石窟聞名於世。公元366年,樂僔和尚在三危山邂逅「佛光」,視其為祥瑞之兆,便在對面的崖壁上開鑿了第一座洞窟,此後,歷經北涼至元十個朝代、長達千年的營造,形成龐大的石窟群。

敦煌現存的石窟共計845個,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等,其中莫高窟數量多達735個,內部還有4.5萬平方米壁畫和2000多身彩塑,凝結着無數畫師、工匠的心血,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科技、政治、經濟、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留下珍貴資料,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上重鎮,往來的商旅、僧人曾經匯聚於此,因而透過敦煌石窟,還可以追尋到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原文明交融的歷史脈絡。

vcg111183089238
敦煌莫高窟標誌性建築九層樓(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183089238

 

這樣一個「能使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共同瘋狂的神奇寶窟」(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語)卻因朔風、黃沙的吞噬和政府的忽視,在元代之後,轉變為「被世界忘卻的地方」,未能得到有效保護。因此,西方探險家們得以在二十世紀初有機會大量「購買」藏經洞文物,粘剝壁畫,帶走彩塑。

 

「多病」的敦煌石窟

「我們初到這裡時,窟前還放牛羊,洞窟被當作淘金人夜宿的地方。他們在那裡做飯燒水,隨意破壞樹木。洞窟中流沙堆積,脫落的壁畫夾雜在斷垣殘壁中隨處皆是。無人管理,無人修繕,無人研究,無人宣傳,洞窟遭受着大自然和人為毀壞的厄運。」這是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長常書鴻1944年初到敦煌時記錄下來的情景。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敦煌保護事業起步,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結束了400多年來在民間缺乏有效管理的狀態。建國後,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並於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院。

得到國家、政府的庇護後,敦煌石窟仍然十分脆弱。存有壁畫與彩塑的492 個洞窟中,一半以上在經受着「病痛」,有些甚至是毀滅性的。這與其製作工藝有很大的關係,窟內的彩塑佛像是用泥土、麥草和木頭製成的,壁畫的顏料主要是礦物質,經歷了上千年歲月洗禮,這些都會慢慢衰亡。敦煌地處沙漠邊緣,乾燥的環境使石窟得以保存下來,但風沙等惡劣氣候也對其造成了破壞。稍有風吹,鳴沙山的流沙就會從崖頂飛瀉而下,吹入的沙子直接磨蝕壁畫和彩塑,甚至填沒洞窟。每年夏季的季節性降雨造成壁畫出現起甲、龜裂、酥鹼和霉變以致紛紛脫落。

1963年,三年困難時期剛剛結束,國家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周恩來總理撥款100萬元人民幣用於莫高窟的大規模搶修、加固,有效治理了滲水、風沙、病害對洞窟的侵害。然而,這些保護措施只是減緩了莫高窟自然老化的過程,無法遏制文物的自然老化。

mogaokujiagu_fanjinshidunhuangyixishipinjietu
莫高窟加固 《樊錦詩:敦煌》一席視頻截圖
vcg11393239325
壁畫修復現場(來源:視覺中國)

       莫高窟自開放旅遊來,如鯽的遊人也讓人歡喜讓人憂。洞窟最初修建的目的主要是用於家族禮佛,所以洞窟普遍比較狹小。過量的遊客進入会破壞洞窟中穩定的环境,引起窟內濕度、溫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加重對壁畫和彩塑的破壞。

對比百年前的照片便可窺見自然因素作用和人為破壞的影響:1908年的217窟壁畫還清晰可辨,畫面飽滿,2002年的照片已模糊不清了。 2004年敦煌研究院發佈的報告披露,莫高窟外部的北區洞窟及所在崖體崩塌嚴重,一時間,莫高窟將在百年內消失的預言傳得沸沸揚揚。

有鑒於此,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長樊錦詩慨歎道:「莫高窟老化消失的趨勢,只能延緩,無法逆轉。如果敦煌終將消失,有無可能,以另一種方式流傳後世」?

 

永恆的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的文物保護有很大的特殊性,因為敦煌石窟是依附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中的,完整的保護,不僅要保護石窟的建築、彩塑、壁畫,還必須保護石窟周圍的人文和自然環境,如山、樹、戈壁。

敦煌研究院根據莫高窟風沙運行規律,採取高立式尼龍柵欄阻沙、棉花梗或麥草為材料的草方格沙障固沙等綜合措施。經過20多年防治,使莫高窟沙塵減少75%以上,減緩了沙塵對崖體、壁畫和彩塑的磨蝕。同時建立了莫高窟監測和風險預控體系,在所有的開放洞窟都安裝了傳感器,一旦發現數據異常,立馬採取應對措施,以期延長敦煌石窟的壽命。

既然物質不滅是不可能的,為了使敦煌遺產傳之久遠,記錄文物同樣是保護的關鍵。

上世紀九十年代,敦煌研究院提出「數字敦煌」的構想,通俗地解釋,就是「給佛拍照」。簡單的四個字其實是一個浩大的高科技工程,在此之前,國內文博單位還沒有這樣大規模的數字化研究。昏暗的洞窟中,專業人員自制軌道、燈箱,分層、逐行拍攝壁畫和彩塑,全方位記錄洞窟所有信息,然後通過計算機合成,還原洞窟的樣貌。

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2017年底,已有180多個洞窟實現了數字化,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永遠保存敦煌石窟的目的正在逐步實現。

保護文物不等於不利用、不開放文物。這些採集的數據已經開始以各種方式向觀眾、學者呈現,讓更多人認識、了解、熱愛敦煌。2016年5月1日,擁有30 個洞窟的高清圖像及全景漫遊的「數字敦煌」資源庫上線。

不僅僅局限於網絡,「數字敦煌」還延伸到了現實當中。數字技術真實記錄、易於傳播和無損複製等特點,令人們可以將敦煌石窟「搬」到任何一個地方。此外,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通過製作虛擬洞窟供遊客欣賞參觀,將原來用兩小時單一參觀洞窟的方式,改為觀賞 45 分鐘數字電影與參觀 75 分鐘實體洞窟相結合。高清晰度的虛擬洞窟更是讓那些實地參觀時看不清楚或被遮擋的壁畫與彩塑一覽無餘。得益於此,遊客在洞窟內的滯留時間也明顯縮短,減少了對壁畫的傷害,破解了文物保護和開放旅遊的兩難問題。

vcg11455610604
莫高窟數字中心外景(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59680739
參觀者正在觀看利用數字技術複製的220窟(來源:視覺中國)

而敦煌研究院並不是獨自在戰鬥,國際機構如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美國西北大學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參與到敦煌的保護中來。莫高窟昏暗的洞窟和狹窄的棧道上,經常能看到外國專家和中國專家共同工作的身影。

敦煌研究院的探索讓更多人看到大漠中的奇跡,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作是「國際上解決保護和利用方面的一個典範」

雖然文物保護是一項非常專業且嚴謹的工作,普通人仍然有機會參與。2018年6月7日,由敦煌石窟研究保護基金會和騰訊聯合發起的「數字供養人」項目上線。在古代,為敦煌石窟營造提供經濟支持的佛教信徒被稱作「供養人」。「數字供養人」借用了這一概念,網友只需花 0.9 元(人民幣),就能參與到莫高窟55窟的數字化保護中,而他們也將獲得來自敦煌的「智慧錦囊」。「供養人」項目將敦煌石窟的古今脈絡打通,讓更多人與文物保護之間產生親密鏈接和文化共鳴。

敦煌石窟的保護不再停留在國家、政府層面,已擴大成一場全民的共同保護。

 

 

參考資料:

數字敦煌官網 

《敦煌》紀錄片 CCTV

《我愛發明 數字敦煌》CCTV

《樊錦詩:敦煌》一席視頻 

香港敦煌之友

《為了敦煌的久遠長存——敦煌石窟保護的探索歷程》 敦煌研究 2004/6/30

《動動手指,做一名敦煌莫高窟「數字供養人」》 新華網 2018/6/8

《「數碼敦煌」傳統文物全面數碼化 1:1敦煌石窟重現眼前》香港01 2018/8/10

Last updated: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