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這個寓文物保育教育與學習趣味於一身的數字平台能惠及香港的廣大學生, 中國文化研究院 與 騰訊基金會 結成合作伙伴,把此數字平台引進香港。
萬里長城昔日要面對北方的敵人進侵,而現在也要面對「敵人」,或者你和我都是長城的「敵人」,因為只要踏足過長城,總會對長城或多或少造成傷害。
麒麟是中國傳說的動物,被賦以「仁獸」之名,與鳳、龜、龍並稱「四靈」。「舞麒麟」更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神誕節慶中重要的表演活動。
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孫中山在北京與世長辭,終年59歲。
近年愈來愈多惠及民生、展現國家實力的超級工程不斷湧現,中國成為全球矚目的基建強國。這些工程和科技對當代中國發展有甚麼意義?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於2022-2023學年在中五級繼續推行,中五課程的重點在於今日國家的發展。為協助教師教授有關內容,本院特製作適切的教學資源,歡迎教師下載使用。
為加深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習興趣,教育局主辦、中國文化研究院協辦問答比賽,營造學習中國歷史文化氛圍,歡迎全港小學四至六級年學生參加。
我們旨在弘揚中國文化,加深香港市民與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的認識,增進全球華人和世界各地人士對中國的了解......
現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對於修繕二千多年前的長城建築,科技上有何幫助呢?運用無人機、建立長城全線圖像與三維數據庫、建設長城電子巡檢系統、採用衞星遙感技術等都是運用科技來救護長城。無人機的發明,除了吸引一批愛好航拍人士之外,對修護長城的人員也是恩物,因為長城全線不乏懸崖峭壁,人力勘查有一定難度,但運用無人機測量,便能全面提高勘查效率。
以全新視角介紹當代中國,每天更新中國新聞熱點,及具啟發性和趣味性的中國人情物事。以全新、多元、專業和獨特角度,透過短片、圖片及故事,闡述處於百年變局的中國發展機遇,並弘揚中華傳統。
結合歷史圖片及文字,將一幕幕中國近代的重大事件身歷其境般呈現到讀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