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貫中西·橫站生涯——吳冠中

談及中國現代繪畫,吳冠中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英國《衞報》稱他為「擺脱了文化束縛的現代藝術大師」。從油畫民族化到國畫現代化,這位享有盛譽的現代中國繪畫大師是如何學貫中西,在古、今、中、西之間橫站生涯的呢?

談及中國現代繪畫,吳冠中(1919-2010)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首位在大英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的二十世紀中國畫家(1992年);首位被推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的中國藝術家(2002年);作品(《周莊》)在2016年保利香港春拍上以2.36億港幣的創紀錄價格成交……《衞報》稱他為「擺脱了文化束縛的現代藝術大師」。從油畫民族化到國畫現代化,這位享有盛譽的現代中國繪畫大師又是如何擺脱文化束縛、在中、西、古、今之間橫站生涯的呢?

hengzhanshengyawushinian
《橫站生涯五十年(吳冠中文集)》封面
hengzhanshengyawushinian

 

求學尋藝·兩次抉擇

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閘口鄉,父親是個邊教書邊務農的窮教員。因家境貧寒,家人一直期望自幼學習成績優異的吳冠中投考師範學校,子承父業,減輕家庭負擔。

高小畢業後,吳冠中如家人所願考入無錫師範學校。讀完三年初中,他卻立志工業救國,考入浙江大學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電機科,並在一年後迎來了人生軌跡的第一次重大轉變。

1935年暑期,吳冠中結識了在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讀書的朱德群。在藝專參觀時,吳冠中被初次接觸到的圖畫和雕塑作品徹底虜獲,感到來自「異樣世界」的強烈衝擊。次年,出於對藝術「盲目的愛」,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考入藝專,從零開始,刻苦學畫。

當時杭州藝專的校長林風眠和多名教授均有留法背景,沿襲了法國美術院校的授課方式。學校遵循中西結合的教學方向,藝術氛圍開放。許多學生傾心於梵高(Van Gogh)、畢加索(Picasso)等西方現代美術大師,吳冠中也不例外。

抗日戰爭爆發後,吳冠中隨同其他藝專師生一起撤離杭州,在炮火轟炸與物資匱乏中堅持習畫。此後,吳冠中曾先後師從常書鴻、關良學習油畫,師從潘天壽學習國畫。

畢業後,吳冠中進入重慶大學建築系教素描和水彩。1946年,教育部選拔戰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躊躇滿志的吳冠中取得美術科考試第一名,滿腔熱情地進入一直嚮往的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

baliguogao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來源:Wikimedia Commons)
baliguogao

 

在法期間,吳冠中師從現代派大師蘇弗爾皮(J M Souverbie)等教授學畫。課餘,他走遍大小博物館、美術館、畫廊,如飢似渴地探索歐洲古典與現代藝術的精髓。

隨着時間的推移,最初為實現留法夢想雀躍的吳冠中逐漸感受到在歐洲學習、創作與自己生活土壤的脱節,萌生回國的念頭。他引用梵高書信中的語句表達自己當時的情緒:「你是麥子,你的位置在麥田裏,種到故鄉的土裏去,將於此生根發芽,別在巴黎人行道上枯萎掉。」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令他回國的渴望愈發強烈。在寫給藝專教授吳大羽的信中,他感慨:「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次年夏天,吳冠中回國。數年後,他回憶說,這是改變他人生軌跡的又一重大決定。

 

藝海沉浮·邊走邊畫

回國後吳冠中隨即進入中央美術學院任教;後幾經輾轉,於1964年調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為工業專業服務」,直至1985年退休。

受西方現代思潮影響的吳冠中認為藝術是關乎審美的,強調藝術創作的形式美和抽象美,講求繪畫的結構布局與抽象構成。

vcg11396671689
2009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行的「我負丹青——吳冠中捐贈作品展」(來源:視覺中國)
vcg11396671689

 

在吳冠中回國的年代以及其後很長時間裏,他遵循的西方現代藝術觀和形式主義美學與國內佔據主流的社會現實主義、藝術為政治服務的大氛圍格格不入,不被接受,甚至遭到批判。陷入困頓的畫家不屈服、不遷就,轉而投入非主流的風景畫創作,在其中探索油畫民族化、國畫現代化的道路。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除了因社會運動而被禁止創作,或是因病卧床,吳冠中始終堅持外出寫生。他揹着沉重的畫箱跋山涉水,在野外取景作畫;創作過程中高度專注,廢寢忘食。幾十年間,畫家風雨無阻,寫生足跡遍佈全球二十多個國家以及國內幾乎全部省份。

vcg11412144460
2010年杭州「吳冠中藝術回顧大展」上的吳冠中創作像(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12144460

 

在持續的藝術探索中,畫家逐漸模糊了古、今和中、西的界限,更為遊刃地運用油彩和墨彩創作、在具象與抽象間轉換,並提出了「風箏不斷線」的藝術主張:風箏是作品,是經過昇華的現實;另一端是啟發作品創作靈感的母體;牽住風箏的線聯繫着作品與現實,聯繫着作者與大眾之間的感情;線放得越長,風箏飛得越高,作品越是有趣、越是充滿靈氣。

吳冠中的風格與主張在他的代表作《雙燕》中得到了突出的體現。這幅創作於1981年的墨彩畫屬於畫家畢生摯愛的江南題材,靈感源自他在寧波寫生途中偶然捕捉到的民居圖景。畫面中橫向的長線和白色塊與縱向的短線和黑色塊形成強烈對比,是西方平面分割、幾何構圖和簡約法則的應用;而繪畫的主題是以飛去的雙燕寄託鄉情,其中滲透着東方的審美與情思。

shuangyan
網上出售的《雙燕》裝飾畫
shuangyan

 

另一幅代表作是取材於蘇州園林的《獅子林》。在這幅創作於1983年的作品裏,畫家透過自己獨特的視角,對獅子林光怪陸離的假山進行了審視與提煉;作品中跳躍和流動着的點、線、面超越了自然景物的固有形態,展現出了其中的抽象構成與抽象美。

vcg11408540536
《不負丹青——吳冠中紀念特展》 上的吳冠中作品《逍遙遊》(局部)(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08540536

 

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起,吳冠中受命參與到多個大型創作項目中:為北京飯店作壁畫《長江萬里圖》;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作巨幅油畫《長江三峽》;為首都機場作《長城》…… 1979年,畫家職業生涯中的首個個展《吳冠中繪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在其後的幾年間,畫家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在海內外穩步提升,作品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並贏得諸多榮譽、獎項與追隨者。

 

橫站生涯·大師風骨

吳冠中青年時熱愛文學,以魯迅為精神之父。後投身繪畫,但是對文字的迷戀不改,筆耕不輟。他畢生發表的百餘萬文字為他的畫作創設了背景,為他的思想提供了表達,為他的言行添加了註腳。魯迅發明了「橫站」一詞,用來描述自己因腹背受敵,必須橫站在兩派文人之間的艱難處境;畫家將它借過來,形容自己幾十年苦澀的藝術生涯。

20100804027fa
吳冠中紀念特展上的作品《野草》(來源:中新社)
20100804027fa

 

早年,他因為嚮往故土而離開歐洲;回國後,在政治化的環境中,又因為傳授「西方取來的經」、與主流藝術觀相悖而陷入困境。中年,他探索油畫民族化、國畫現代化的路徑,「橫站」在古、今,中、西以及藝術界各派爭論之間。晚年,隨着知名度不斷提升,在市場化的環境中,他又要面對各種讚譽與非議、機遇與困擾。

吳冠中的畫作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首次進入中國藝術拍賣市場,交易價格在其後的十幾年間節節攀升,從最初的十幾萬升至數百萬。進入二十一世紀,他愈發成為藝術品市場上的「寵兒」,作品多次以千萬級的價格拍出,不斷刷新交易記錄。而盛名之下的畫家卻執意反其道而行之,在創作新畫的同時,開始盡毀手頭不理想的作品,同時把最優秀的作品無償捐贈出去。

20160914102955582c
2016年保利香港展示推介即將開拍的吳冠中鉅製《荷塘》(來源:中新社)
20160914102955582c

 

吳冠中曾數次主動毀掉自己不滿意的作品。1991年,他曾一次性燒掉油畫、水墨和水彩作品200餘幅。在他看來,失敗之作本可以記錄畫家走過的彎路和歧途,無須遮掩;可當今的時代,金錢控制了人,藝術品成了商品,「不夠藝術價值的劣畫也都招搖過市,欺騙喜愛的收藏者」,他「不願謬種流傳」。

較之審視舊作時的嚴苛,晚年的畫家在捐贈畫作時的慷慨更加令人驚訝:他將大批精品畫作捐給公立機構,而不是作為遺產留給子女;機構的選擇「無國界」,只考慮「是人民最容易看見的地方」。1995年到2010年,畫家向香港藝術館累計捐畫52幅,包括他摯愛的代表作《雙燕》;1999年和2009年,中國美術館兩次獲贈畫家作品共46幅;2005年和2008年,上海美術館兩次獲贈畫作共87幅,包括名作《獅子林》和《魯迅故居》;2006年,畫家將油畫長卷《一九七四年·長江》以及水墨畫《江村》與《石榴》捐給國家;2008年,畫家向新加坡美術館一次性捐畫113幅……此外,故宮博物院,魯迅博物館,江蘇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機構均獲贈多幅畫作。

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在北京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0歲。

vcg11408175955
vcg11408175955

畫家晚年在與美院學生交流時曾說:「所謂風格,就是作者的背影,你自己看不見,後面的人看得見。」在他身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痴迷繪畫、風格鮮明的畫家,更是一位傲骨嶙峋、淡泊名利的知識分子,一位學貫中西、橫站人生的大師

 

 

參考資料:

Wu Guanzhong Obituary. The Guardian. 2010/7/7   

《我負丹青》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年

《吳冠中:風格就是你自己的背影》新華日報 2008/7/31

吳冠中的「點·線·面」 HKPublicMuseums 

《吳冠中文叢》 團結出版社 2008年

《吳冠中油畫作品<周莊>賣了2.36億港元 25年漲逾2000倍》 新浪財經 2016/4/5

《吳冠中與香港的一甲子情緣1950-2010》 香港藝術館網站

《香港藝術館再度獲贈吳冠中畫作 館藏大師作品達77幅》 中新社 2014/12/23

《香江足跡》 明報月刊 2010/3/1

《遺愛贈香江,風骨留人間——吳冠中情牽香港六十載》 中新網 2010/6/28

上載日期:
2018年12月1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