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穀帛也是貨幣?

0901phn001_a
穀物也是古代貨幣之一
0901phn001_a

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着實物貨幣,糧食與布帛(布帛實際上包括布和帛,布是棉布、麻布,帛是絲織品,布帛經常聯用,以指代紡織品)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類。穀帛是民生必需品,擁有廣闊的市場,價值也比較穩定,較易為人們接受,因此可以有限地發揮通貨的作用。

 

在東漢黃金作用消退、宋元白銀作用增強的空隙裡,因為錢幣本身價值低賤,只能適用於小額交易,大額支付的客觀需要,為穀帛帶來了機會。另一方面,三國、兩晉、南北朝、迄於五代十國,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動盪不安的戰亂時代,實物貨幣更具重要意義,甚至能夠暫時取代金屬貨幣。

 

在這700-800年的時間裡,穀帛的地位、作用均達到頂峰。曹魏因百姓不肯用錢,只好直接以穀帛為市;兩晉時期,北方戰亂地區幾乎全用穀帛;南北朝長期通用穀帛,有的地區甚至完全不用錢幣;唐代規定糧食、布帛均為法定貨幣,交易值達到一定金額的,還要優先使用。

 

糧食和布帛作為貨幣,缺點很多:不耐久藏,質量不穩定;體積笨重,難於攜帶,糧食的長途運輸尤為不便;布帛容易污染破裂,小額交易無法使用等。唐中葉以後,穀帛的貨幣地位愈來愈難以維持。

 

穀帛的使用方法

作為通行貨幣,糧食直接秤重使用,以石、斗、升為單位,布帛卻不能裁成零星尺寸交易,多數情況下都以端、匹計算。布帛端匹有一定的規格標準:秦代,布以長8尺、寬2.5尺為標準;南北朝,絹長40尺為一匹,布長60尺為一端,寬幅均為2.2尺;唐代,布帛均寬1.8尺,一匹帛長40尺,一端布長50尺,因為隋唐的1尺相當於先前的3尺,所以唐代的端匹要比前代更長、更寬。布帛還有精粗之分,隋唐時代,布有九等,帛有八等。

 

穀帛為幣容易作弊

布、帛、錢之間往往形成一定的比價關係。漢以前,一匹絹抵三匹布;兩漢,一匹絹抵兩匹布;南北朝,三匹絹抵兩匹布;唐後期,一匹絹價值800文上下,一端布價值400─500文。

 

使用穀帛,作弊是不可避免的。在糧食裡摻土摻水來增加重量、體積;織造單薄的布帛來濫竽充數,甚至為達到規定重量而加上藥粉,布帛幅度、長度不足,更是常有的事。布帛一經剪斷,價值就要受損,但分裂使用的情況並非全然沒有。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