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火箭技術如何西傳?

0818ph011
歐洲的早期火箭
0818ph011

在中國火箭技術西傳以前,歐洲和阿拉伯等地的縱火武器是用銅管噴出的「希臘火」(Greek fire),內含瀝青、石油、蠟和硫等,只能靠空氣中氧的助燃在近距離引燃,主要用於水戰,又稱「海火」。

 

十三世紀蒙古大軍西征時,在阿拉伯和歐洲戰場上以火箭作為武器,所向無敵。在滅亡了阿拉伯帝國後,蒙古在當地建立了伊利汗國(II-Khanate,1260—1353年),又在東歐建立欽察汗國(Kiptchac Khanate,1243—1480年),並實行直接統治,因而導致火箭技術西傳。

0818ph013
蒙古軍攻打花刺子模城市時的情景
0818ph013

火箭的製造技術由蒙古人傳給阿拉伯人。繼阿拉伯人之後,歐洲人也很快掌握了有關技術,不過首先製成的是煙火,及至 1379—1380 年,意大利兩個城邦熱那亞和威尼斯雙方在基奧賈島(Chioggia)發生激戰時,歐洲人才在戰役中首次使用了火箭。

 

《焚敵火攻書》

繼中國之後,在一部十三世紀末、譯自阿拉伯文原著的拉丁文手稿《焚敵火攻書》(Liber ignium ad comburendos hostes or Book on fire for burning enemies )中,談到火藥配方和「起火」(「飛火」)、「響雷」等用火箭原理製成的煙火,成為歐洲人羅哲培根(Roger Bacon,1214—1292年)等學者獲得有關技術知識的一個來源。

 

《馬術和戰爭策略大全》

1285年,伊利汗國敍利亞人哈桑(Al-Hassan al-Rammah,1265—1295年)用阿拉伯文寫的《馬術和戰爭策略大全》(Kitb al-fursiya wa al-munsab al-harbiya or Treatise on horsemanship and strategemes of wars )中,也記載了煙火、火箭或「中國箭」(sahm al-Sin)等,書中還引用了大量中國材料。

 

《諸藝大全》

1320年,敍利亞人沙姆丁(Shams al-Din Muhammad,?—1350年)用阿拉伯文寫的《諸藝大全》( Collections combining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the art ) 中,有關於「中國箭」(火箭)、火銃或「米德發」 (midfa)的技術資料,並附插圖,顯然是據中國技術和樣器仿造的。

 

德國人凱澤爾著作

1395—1405年間,德國人凱澤爾(Conrad Kyeser,1365—1405年)的著作中提到「飛鳥」,與中國的神火飛鴉一樣,是鳥狀的火箭彈。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