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沒有GPS定位,古人用甚麼導航?

0802ph029
鄭和航海圖(局部)上抵達滿刺加的指南針針路
0802ph029

指南針創始於唐代晚期的陰陽家,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記述指南針是在1090年前後。最遲在沈括之後約10年,指南針就應用於航海了。

 

經過大約一個世紀的航海實踐,人們已取得了豐富的航海經驗。航海針路也為人們所知,因此有關航海用指南針的記述也逐漸增多。針路不是指南針的路線,指南針無論何時何地總是指向南或北;針路其實就是航線,在羅盤指引下,從甲地到乙地的某一航線上有不同地點的航行方向,將這些航向連結成線,並繪於紙上,就是人們所說的針路,又稱針經、針簿。從甲地到乙地,不同航線上的針路各有不同;同一航線上之來回往返,針路也不盡相同。可見,針路是指導人們遠航成功的必要條件。要注意的是,針路必需與航程相結合使用。

0802ph030
周煌《琉球國志略》繪福州至琉球間往還針路:上航線從福州至琉球,下航線從琉球至福州。
0802ph030

古人以丹針、縫針記述航向。所謂丹針,即單針,是航向對準羅盤上某一字正中;縫針指航向對準兩個字的縫隙。航程一般以「更」來表述的,大致上,分一晝夜為十更,一更為六十里。元、明、清三代,有關針路的著作相當豐富,許多航海者都隨身攜帶針簿。鄭和航海圖,即鄭和「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中,不僅繪畫了沿線海岸可見的山形地勢,而且指出了各地針路及其航行更數。清代時,針路圖用線條表示,並在沿線周圍以文字註明針路、更數和可能見到的沿途山形地勢。周煌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就是用這種方法繪畫了從福州至琉球的往返針路。這是一種涉及海區廣闊、航線漫長、圖文配合的遠洋航路指南圖,對古代海外交通和航海研究十分重要。

0802ph031
用羅盤定方位並測風向
0802ph031

航海途中可能會遇見各種島嶼、暗礁,知道一些特殊島嶼在航路上的方位,對於檢驗航線正確與否是相當重要的。古代航海者用羅盤測量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以供後來航海者備考。明代成書的《指南正法》記述了從中國沿海至琉球、日本、東南海各國航線上重要島嶼的方向。該書還教人如何將圓形羅盤三等分、四等分,並以此測定風向。例如,當指南針在子午位置時,風從巳丑一側往酉吹,必是東風無疑。此外,羅盤在長期航海中還用於測定太陽、月亮和其他星宿的出沒位置,以便航海者識別季節時間。

0802ph032
《指南針法》繪海島羅盤對座圖
0802ph032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