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有根有據——發現簡牘的歷史

202135phn009
山東濟南孔府是史籍記載首次發現簡牘的地方(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5phn009

史籍記載中國最早發現簡牘,是在西漢武帝末年,魯恭王劉餘在廣建其宮殿時,破壞了孔子舊宅,並從孔宅的牆壁裏發現數十篇寫在簡牘上的先秦典籍,皆以昔日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書寫。由於這批簡牘使用的文字在漢代已經不流行,所以漢人稱為「古文字」。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這批出土書簡每條記20至25字不等。孔子後人安國知道後,開始整理及研究這批簡牘,最後整理出《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數十種古代書籍,並把出土的《尚書》和漢代流行的《尚書》版本對照,發現有七百多字不同,脫字數十個,出土《尚書》比漢代《尚書》多出十六篇,因此引起經學史上極具爭論的「古今文經之爭」。魯恭王劉餘可說是歷史記錄上,第一個發現古代簡牘的人。孔安國則是中國第一個整理簡牘的學者。

202135phn010
西漢經學家、孔子第十一代孫孔安國。(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5phn010

另一次重要發現是在西晉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著名的「汲冢書」出土。《晉書‧束皙傳》所載,汲郡有一個名字叫不准的盜墓賊,盜竊了戰國時代魏襄王(或稱安釐王)之墓,墓中出土許多帶字的竹簡,據說除用作照明燒掉若干外,保存下來的竹簡還有數十車之多。這批竹簡後來被官府沒收,由當時多名學者如:束皙、荀勗、和嶠、傅贊以及秘書丞衞恒等人整理。經過長時期的研究,他們整理出古書75篇,共16種之多,其中《(竹書)紀年》13篇、《易經》2篇、《國語》3篇及大量春秋戰國時期的典籍。這批書因出土於汲郡墓中,所以後人稱為《汲冢書》。據《晉書》記載這批簡牘是用不染色的素絲編聯起來。簡長合古尺2尺4寸(約現今35厘米),每簡寫字約40字。一次墓中出土如此多的古書,可以說是中國簡牘出土史上的重要事件。可惜,由於當時人對簡牘的價值尚未充分認識,也沒有刻意特別保存,所以不但簡牘實物未能保留下來,甚至出土那麼多的古書,今天也多數無法得見,只能讀到篇名。

      

至宋代,有兩次發現古代簡牘記載,一是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據《邵氏聞見錄》卷二十七所載,在天都(今甘肅固原西北)出土裝有「木簡札」的瓦器。木簡形式上廣下狹,約長一尺,簡上文字為草書,還寫有紅色的字,標明物品數量,簡上有章和年號,章和是東漢章帝年號,由此可證明這批簡牘是東漢遺物。宋代另一次出土簡牘亦是在徽宗的政和年間,這是古代出土簡牘中唯一留下來的一道檄書,內容如下(標點符號為後加):

        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寅,得車騎將軍莫府文書,上郡屬國都尉中二千石守丞廷義縣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受印綬,發夫討叛羌,急急如律令。

 

永初為東漢安帝年號,永初二年即公元108年,可見這是東漢的討羌檄文。出土前該簡裝在陶器中,由於時日久遠,編繩腐爛,其他簡冊無法復原,僅這篇檄文尚可看到較為完整的句子。宋代正是金石學盛行的時代,這篇檄文出土立刻引起宋代學者重視。南宋黃伯思在《東觀餘論》書中對此檄文作考證和解釋,可惜宋代後該簡牘失存。這道檄文如參照《後漢書‧鄧騭傳》的記載,可以明白事情的原本,其云「延平元年,拜騭車騎將軍……永初元年,封騭上蔡侯……其夏,涼部叛羌搖蕩西州,朝廷憂之,於是詔騭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諸部兵擊之。」由此可見,永初元年西羌叛亂,朝廷命車騎將軍鄧騭率軍剿滅。這道檄書就是次年初即永初二年由鄧騭發出,同年六月傳至西州各郡。古代出土的簡牘大多數亡佚,像這道檄文能保存下來,顯然異常珍貴。它不僅使我們了解車騎將軍西往討羌,檄書下報等情況,而且還能校正史籍之誤。

 

古代出土的簡牘極為有限,即在金石學發展蓬勃的宋代,出土的簡牘也僅僅停留在考證年代和考釋文字方面,其價值還未被發現,因此可以說,真正有計劃的發掘和研究簡牘,則是從近代開始。

202135phn011
東漢安帝雕像(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35phn01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9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