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有規有矩——簡牘的五種形制

202135phn005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竹簡(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5phn005

簡牘雖然只有竹簡及木牘,但當中也有不同形制。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簡牘,大致分為五種,分別是簡、牘、檢、觚、楬,它們體積各異兼各有功能。考古發現的簡牘,不僅為研究古代史提供了信史資料,而且對中國書籍發現史也有實物例證。

 

五種簡牘形制

簡,即簡牘的最基本形式,用竹或木製成。古簡長短不一,但也有定制,一般長約等於現在的23厘米。所獲的邊郡公牘和一般書籍,都是用這種簡抄寫成冊。在漢代對抄寫經書和正式詔令文書有具體規定。《後漢書》卷六十九載「編二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並刀筆各一,以置棺前,云不忘聖道。」武威所獲的《儀禮》簡,長55.5至56.5 厘米,相當於漢尺2尺4寸。最長的竹簡是居延出土的詔書目錄簡,長達67.5厘米,合漢尺3尺,此即《漢書》上所謂的「三尺律令」。簡的寬度也不均等,書寫字行按寬度而有不同。一般寬0.5至1厘米的簡,抄字一行,寬2厘米的簡可抄寫兩行。

 

牘,形制為木段,長度與普通簡相同,是一種比「兩行」還寬的簡,其寬度不等,大約4至6厘米,《說文解字》釋為「書版」,所以記文字多數不上百字。一般用來抄寫契約、醫方、物品名目、戶口,因此又有「籍」、「簿」之稱。牘的另一用途是通信,邊郡公牘中均有發現,一般均用一尺見方的牘來書寫,所以信件又稱「尺牘」。

 

檢,檢的用途有二:一是傳遞文書信件時,牘上面必須加一塊牘,此即檢,在檢上面寫上收信人和發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另一是傳遞機密時所用的封檢,此即兩塊牘用繩子紮起,下牘稱「函」,用以書信,上牘稱「檢」,封蓋函牘。在繩結處加上封泥和捺下印章,叫做「封」。

202135phn006
木檢(圖片提供:尤亞輝/FOTOE)
202135phn006

觚(音孤 ),即呈三角形或方形的多棱形長木棍,整治過程簡單,可直接用樹枝刮削而成。觚可分三四面書寫,用於練習寫字、記事起草,或抄寫檄書和小學字書。

202135phn007
敦煌漢簡《武帝遺詔》觚(圖片提供:尤亞輝/FOTOE)
202135phn007

楬,其形制是短而寬的木牌。木牌兩則有小孔繫繩,一般繫在簿冊或器物上,題寫名稱,猶如現代的標簽。另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很多帶字的薄片,幾乎都是從簡上削下來的,考古學者稱這種載體為「削衣」。

202135phn008
木楬(圖片提供:尤亞輝/FOTOE)
202135phn008

從簡牘看古代生活

二十世紀以來發現的簡牘,為研究春秋戰國、秦漢、魏晉時期的歷史、文化、思想、社會與制度等課題,增添更多確據可信的史料。戰國簡牘發現的數量較少,性質各異,主要有:書籍、占卜祭禱、遣策三類。書籍類如1956年長台關出土的殘斷簡,從佚文中「先王」、「閣公」、「君子」、「三代」等術語和人名來看,是一篇屬於儒家論述政治道德的文章。遣策即隨葬品目錄,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簡,記錄隨葬品,如後世所說的流水賬。 而郭店楚簡的出土,則被學界形容為整個中國哲學史、中國學術史都需要重寫。

 

睡虎地、里耶及嶽麓書院所發現的三種秦簡,其內容大致可分為書策、法律條文與地方政府檔案三類,反映戰國晚期至秦始皇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等方面的情況。   

       

敦煌、居延、羅布淖爾三地所獲的漢簡,所記內容雖廣泛,但均屬邊郡公牘,類近於後代官衙之檔案;武威漢簡則屬經書和醫書;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的簡牘均為先秦兵書,不過該墓還出土了一份完整的西漢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曆譜,是現存最早的曆譜;其他地方所出的簡策多為遣策和周秦諸子書籍,如河北定縣出土的《詩經》、《儒家警言》。數量最多的走馬樓吳簡,則屬三國時期地方政府案檔文書,是研究三國吳國社會經濟歷史的寶貴資料。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9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