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_1203phn013
萬里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_1203phn013

部分資料提供:騰訊雲遊長城小程序

 

萬里長城是中國二千多年前先輩留下來的遺址,在1987年晉身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員。這座屹立於山嶺的遺址,究竟有何價值,讓後世愛護、欣賞以及推崇?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長城的評價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將一些斷斷續續的防禦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來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長城的確是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但它不是為了打仗而設,而是一個防禦體系。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說:「長城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本性。」長城的防禦思想植根於中華文化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及中華文明的象徵。自古以來,長城都與中華民族的統一扯上關係,守衞中華民族、防禦外敵入侵是長城的使命,長城與中華民族就好像共同體一樣,密不可分。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論述長城與中華民族的關係:「中國最有名之陸地工程者,萬里長城也。秦始皇令蒙恬北築長城,以禦匈奴。東起遼瀋,西迄臨洮,陵山越谷五千餘里,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當秦之時代,科學未發明也,機器未創造也,人工無今日之多也,物力無今日之宏也,工程之學不及今日之深造也,然竟能成此偉大之建築者,其道安在?曰:為需要所迫不得不行而已。西諺有云:『需要者,創造之母也。』秦始皇雖以一世之雄,併吞六國,統一中原;然彼自度掃大漠而滅匈奴,有所未能也,而設邊戍以防飄忽無定之游騎,又有不勝其煩也,為一勞永逸之計,莫善於設長城以禦之。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與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觀之,倘無長城之捍衞,則中國之亡於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漢之時代矣。」孫中山先生指出若沒有長城的防禦,中華民族可能早於楚漢時期,已被北狄所滅。

2_1203phn015
孫中山先生撰的《建國方略》,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_1203phn015

從修建至戍守長城,古人都花了無盡的心血和智慧,展現出勇敢、堅毅與刻苦耐勞的精神,這亦令長城賦有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堅毅不屈的精神意義。經歷二千多年不同朝代的歷史沖擦,時至今日,長城依然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精神所在。

 

別以為長城屹立於山嶺就沒有經濟價值,其實從古代至現今,長城都發揮一定的經濟作用。秦始皇及明朝的君王主要在中國北部15個省市修建長城,用以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保衞中原的農耕地區,從而減少駐軍和節省軍隊經費。同時,古代有了長城,構建了農耕與游牧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類型及生活模式,農耕和游牧文化在長城得以互相交流,雙方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互動的過程中,不斷互相吸收。長城所在之處,都能帶動沿線的經濟發展,刺激了邊陲地區的經濟。例如在秦漢時期,長城地區出現大規模移民遷至,人數多達十多萬人以上。現今,長城自開放給遊客參觀以來,亦帶動了周邊的經濟活動,旅遊設施湧現,改善長城沿線生態環境,推動區域經濟增長。

 

在文學價值方面,長城亦是不少文人愛舞文弄墨的題材,著名的有《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唐代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和宋代陸游的《古意》:「千金募戰士,萬里築長城。何時青冢月,卻照漢家營?」的詩句,傳頌千古,長城為中國文學留下佳作連連。

上載日期:
2023年01月0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