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華民國的誕生

mainsite_5000_0122_9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0122_9_header_v1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時,孫中山遠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的丹佛城(Denver)。當他得悉勝利的消息後,決定先從外交方面着手,爭取列強和四國銀行團的支持,並切斷西方給予清政府的借款。故此孫中山沒有立即回國,而是到英、法等國進行活動。不過,當時國內形勢迫切需要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以便協調紛紛獨立的各省,推翻清政府。11月上、中旬,湖北軍政府和蘇(江蘇)、浙(浙江)、滬(上海)都督已經分別發電給各個獨立省份,提出各派代表共同商議組織全國性的臨時政府。12月初,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決定以南京為首都。但是,由於在臨時政府主要領導人的推選上存着分歧,以致中央政府未能成立。在這個關鍵時刻,孫中山經香港於12月25日返抵上海。四天後,各省代表會議選舉孫中山為首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誕生,主持成立了臨時政府,從而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新一頁。

0122ph022
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率南京臨時政府文武官員拜謁明孝陵,以昭告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前排左四為黃興。
0122ph022
0122ph023
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發佈的宣言書,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0122ph023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面臨着極大的困難。在難以有所作為的情況下,孫中山和他主持的臨時政府在短短的三個月間,還是完成了大量的工作:頒佈了一系列廢除封建陋習、樹立民主新風、建立社會新秩序、推動經濟和教育事業發展的法令。這些措施,具有劃時代的啟蒙作用,對後來中國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此外,南京臨時政府還組織了北伐戰爭,並與袁世凱談判,最後成功迫使清帝退位,結束了綿延二千餘年的帝制。

 

其間,孫中山主持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該約法由臨時參議院於1912年3月8日通過。這部等同於憲法的大法,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否定專制主義、採納民主精神的重要法律文獻。它明確規定了「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體現了共和制度的精神。此外,還詳細規定中華民國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正如孫中山稱道,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

0122ph024
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誓詞
0122ph024

然而新的問題也在暗中醞釀,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可是並沒有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西方列強同國內的舊勢力一致支持集官僚、政客和軍閥於一身的袁世凱,企圖借助這個「強有力的人」終止革命,恢復舊有秩序。另一方面,革命黨人在這重要時刻不但未能加強領導,反而渙散分化;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削弱了原有的革命精神。因此,臨時政府在處理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極為困難。在這種情勢下,孫中山在清帝退位的同時宣佈「薦袁以自代」,決定讓位給袁世凱。孫中山的辭職,意味着辛亥革命走向低潮,而反袁的二次革命只是強弩之末。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與戰友重新策劃革命。嚴峻的史實表明共和之路是十分曲折的。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