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210phn001_01
孔廟家祭活動(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1210phn001_01

中國著名思想家孔子辭世後,後人為紀念這位聖人,紛紛建立廟堂,祭祀孔子,其中以山東曲阜的孔廟規模最大,歷史也最悠久。曲阜孔廟與東側的孔府相連,與故宮的太和殿和泰山岱廟的天貺殿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孔廟年代久遠,古木參天,碑刻林立,甚具東方建築風格,集歷史、文化、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於一體,齊備各種祭孔的禮器、樂器、舞具,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館。在1994年,孔廟、孔林及孔府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孔廟建於孔子去世後的次年(公元前478年),經歷代重修、擴建,現佔地218,000多平方米,南北長1,000多米;內有殿、堂、廂房、閣共466間,門坊54座,前後九進院落。

 

萬仞宮牆

孔廟建築年代久遠,歷朝都有修繕工程,其中明代的修葺工作可算是最完善。正德年間(1513年),曲阜縣城以孔廟為中心修建;為了全面保護孔聖人的廟堂,在南門建立城牆。萬曆年間(1594年),更於牆上開設仰聖門。此門平日緊閉,只有皇帝祭孔或派人祭孔時方可打開。今日,這道巍峨的城牆依然屹立,莊嚴的大門上端書有四個蒼勁有力的朱紅大字:「萬仞宮牆」。「仞」是古時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今天的8尺,難道這道牆高8,000尺?非也!非也!其實「萬仞宮牆」四字來自《論語‧子張》篇的一個典故:孔子的學生子貢曾輔助魯國的君主。一個見識淺薄的大夫以為子貢的才幹比孔子還要高,公然稱讚子貢。子貢打了個比方作回應:「人的學問好比宮牆,我這道牆只有肩頭高,人們一眼就可看清牆內的一切。我老師孔子的那道牆卻高好幾仞,找不到門的話,就無法看到牆內雄偉的宗廟和多姿多采的房舍了」。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為加強對孔子的敬仰,把這「宮牆數仞」的典故改為「萬仞宮牆」,題寫在仰聖門上。1748年,清乾隆皇帝親臨曲阜祭孔,令人換上御書「萬仞宮牆」匾額,以示對孔子的尊崇。

1210ph001
從萬仞宮牆的這扇仰聖門,可以看到門中又有門,遊孔廟就像讀孔子思想一樣,需層層深入
1210ph001

金聲玉振坊

金聲玉振坊是孔廟內第一座建築,也是過了萬仞宮牆後的第一道石質的牌坊。牌坊建於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兩側坊額淺雕雲龍戲珠圖案,明間稍高的坊額則刻有四個由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手書的紅色大字:「金聲玉振」。牌坊的四根石柱末端附有抱鼓石,柱頂飾有蓮花寶座,寶座上各蹲踞一雕刻古樸的獨角獸「辟邪」,俗名「朝天吼」,這是中國古代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裝飾物。「金聲玉振」是甚麼意思呢?古代奏樂以擊鐘(金聲)開始,以擊磬(玉振)結束,「金聲」、「玉振」就代表奏樂的全部過程。為甚麼孔廟的第一道牌坊會以音樂術語命名呢?原來孟子曾這樣稱讚孔子:「孔子的思想就像奏曲用的金聲和玉振一樣,集各家之大成」。因此這道建於孔廟最前端的「金聲玉振坊」,就是寓意這是集大成的聖人孔子的廟堂。

bulb

牌坊

牌坊,又稱「門坊」,是用以表彰與紀念人物的建築物,由華表柱(又稱沖天柱)加上橫樑(額枋)組成的建築物組成,結構有單孔、三孔和五孔之分,但只有皇帝的牌坊才可建成五孔。

bulb

抱鼓石

抱鼓石就是門鼓,屬於門枕石的一種,作用是固定門柱。

1210ph002
金聲玉振坊
1210ph002

欞星門坊

欞星門是孔廟的第一道大門。明代初建的欞星門為木質結構,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改為石柱鐵樑。古時的達官貴人喜在大門貼上功狀。左稱「閥」,右稱「閱」。作為孔聖人廟堂的大門,欞星門的鐵樑之上鑄刻了十二個龍頭作為閥閱。門坊的四根圓柱上綴有祥雲圖案,柱頂各雕天將一尊,怒目握拳,神態各異。欞星門的額枋上均雕了一顆火焰寶珠,明間額枋的下端刻乾隆帝御書「欞星門」三個大字,上附玉璽。究竟這門為甚麼被稱為「欞星門」呢?「欞星」又名靈星、天田星、文曲星。古人相信文曲星「主得士之慶」,是主管教育、文學的星宿。孔廟第一道大門以此命名,就是把大教育家孔子比做天上施行教化、廣教英才的「欞星」。

1210ph003
欞星門
1210ph003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坊

進入欞星門之後,就是孔廟第一進院落。院落的東西通道兩端分別有一座木質牌坊,分別為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坊。二坊是廟內第一道腰門,建於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兩坊由紅漆木柱支撐,柱下設有穩定木柱的夾桿石,石上雕有神獅、天龍,形象古拙、粗放。坊頂由黃色琉璃瓦砌成,兩重飛簷之下各有六層斗拱。東邊的坊額紅地正書「德侔天地」,西邊則為「道冠古今」,意思是說,孔子之道與天地相齊,為古今之冠。

bulb

腰門

腰門是沿着牆邊而開設的便門,一般是左右兩側各一道,形如人腰部的兩側。

1210ph004
道冠古今坊雖歷多次修葺,但更換部件不多,故能完好地保存明朝的建築風格
1210ph004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2月1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