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圜丘壇及其附屬建築的特色

30014ph033
圜丘壇南立面
30014ph033

天壇是包括祈年殿、皇穹宇與圜丘壇在內的整個天壇建築群的總稱謂,而自古以來專門用於祭天的壇,卻一直沿用着它固有的名稱──圜丘壇。圜丘壇的附屬建築包括皇穹宇及回音壁。

 

圜丘壇

圜丘壇是乾隆年間的遺物,這是一座圓形的三層壇台,在東西南北四個正方向上出踏階,每層每面踏部均為九級。圜丘壇各層壇台是典型的須彌座式造型,通過圭角及下枋、上枋、下梟、上梟,與束腰的組合,束腰上有精美的雕刻。在上枋的標高上,對應於欄杆望柱,設有排水用的螭首。上枋上即是地栿,及其上的石造欄杆。圜丘壇欄杆與清代宮殿建築台基欄杆一樣,由望柱和欄板組成。欄板上雕出尋杖(禪杖)和淨瓶的式樣,以留出空當。壇外用兩層牆,內為圓形,周長106.4丈(340.48米),高5.9尺(1.89米);外為方形,周長210.1丈(672.32米),高8.6尺(2.75米)。牆皆在東、南、西、北四個正方位上設石築門。門的式樣略近欞星門,並用了六柱三門的形式。在牆之外的東南方位,設有燔柴爐,用來焚燒祭獻給蒼天的祭品,燔柴爐為圓形,其外壁是用綠色琉璃瓦砌成。在祭祀時,一般是先用松枝等燔燒一刳淨牛犢,通過其散播的香氣來迎接昊天上帝之神的降臨。在結束典儀之後,還要將壇台之上的神案上所陳設之供品恭送至燔柴爐中加以焚燒,焚燒的過程也是一個祭祀環節,人們相信經過焚燒而化為煙塵的這些祭品可以上達天庭。因此,在這過程中,皇帝需要恭立一旁來觀看整個焚化過程,稱為「望燎」。除了燔柴爐之外,在圜丘壇牆內外還有瘞坎、燎爐、望燈等,燈杆上會懸掛燈籠,為黎明前的祭天禮儀提供照明,燎爐則是用來將祭天過程中所用的儀式器具,如「祝板」、「祝帛」等最終焚燒,以完成祭天的禮儀過程,這些都是按照祭祀禮儀的需求設置,恰好體現出了圜丘壇的祭祀功能。

30014ph034
圜丘壇鳥瞰圖
30014ph034

皇穹宇

皇穹宇是圜丘壇的附屬建築,位於成貞門以南,圜丘壇以北,因其功能是存放皇帝祭天時所供奉的昊天上帝牌位,這裏的一切都是按照「天」的象徵意義來設計。皇穹宇是一座圓形的殿堂,坐落在一個圓形的台基之上,並用圓形的牆垣環繞,用象徵天的數字「三」來設置這座院落的門樓,而門樓本身又用了圓形的拱券式門洞。而「圓」正是古代中國文化中「天」的象徵。明初天地合祀沒有皇穹宇,也沒有圜丘壇,天壇內的主要建築是大祀殿。嘉靖年間天地分祀始建圜丘壇和泰神殿(皇穹宇的前身),大祀殿撤除之年,更名為「皇穹宇」,後又改稱「神御版殿」。現存皇穹宇是一座單簷攢尖鎏金寶頂的建築物,其建築物的通高為19.20米,直徑為15.60米。這裏的直徑是以基座計算的,與明代及清初的皇穹宇建築的直徑約為13.95米的情況基本吻合。清代皇穹宇神座上的木龕中供奉的是用滿文與漢文書寫的「昊天上帝」牌位。明代時殿內還應配祀太祖朱元璋的牌位。

30014ph036
皇穹宇西南透視
30014ph036
30014ph035
皇穹宇鳥瞰圖
30014ph035

回音壁

對於一般的中國人來說,明清北京天壇建築群中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環繞皇穹宇而建的回音壁。然而,回音壁這個名稱顯然不是明清時的古名。其真實的名稱應該是皇穹宇的圓形圍垣。根據史料中的記載,這座圓形圍垣的長度為周56.68丈(181.38米),高1.8丈(5.76米),然而,根據現代的實際測量,其圍垣僅高1.16丈(3.72米),厚0.281丈(0.9米),而其直徑為19.22丈(61.5米),周長60.38丈(193.2米)。因而,若不是古人的記載有誤,那麼,就有可能是上文中記載的是改建前的尺寸,而在後來的改建與修繕中,尺寸有所變化。據說,現存皇穹宇圍垣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工部請工匠用澄泥磚重新砌築的,由於是傳統建築牆體中磨磚對縫的施工方法,其圍垣的內壁十分光潔平整,因而形成了很好的聲反射體,而圓形牆壁又有着均勻而相同的曲率,所以,使聲音能夠沿着牆壁內側連續反射,因而,即使位於圍垣內東西兩端的人輕聲低語,也能清晰地交談,造成了妙趣橫生的效果。

30014ph037
回音壁
30014ph037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0月2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