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圜丘坛及其附属建筑的特色

30014ph033
圜丘坛南立面
30014ph033

天坛是包括祈年殿、皇穹宇与圜丘坛在内的整个天坛建筑群的总称谓,而自古以来专门用于祭天的坛,却一直沿用着它固有的名称──圜丘坛。圜丘坛的附属建筑包括皇穹宇及回音壁。

 

圜丘坛

圜丘坛是乾隆年间的遗物,这是一座圆形的三层坛台,在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上出踏阶,每层每面踏部均为九级。圜丘坛各层坛台是典型的须弥座式造型,通过圭角及下枋、上枋、下枭、上枭,与束腰的组合,束腰上有精美的雕刻。在上枋的标高上,对应于栏杆望柱,设有排水用的螭首。上枋上即是地栿,及其上的石造栏杆。圜丘坛栏杆与清代宫殿建筑台基栏杆一样,由望柱和栏板组成。栏板上雕出寻杖(禅杖)和净瓶的式样,以留出空当。坛外用两层墙,内为圆形,周长106.4丈(340.48米),高5.9尺(1.89米);外为方形,周长210.1丈(672.32米),高8.6尺(2.75米)。墙皆在东、南、西、北四个正方位上设石筑门。门的式样略近棂星门,并用了六柱三门的形式。在墙之外的东南方位,设有燔柴炉,用来焚烧祭献给苍天的祭品,燔柴炉为圆形,其外壁是用绿色琉璃瓦砌成。在祭祀时,一般是先用松枝等燔烧一刳净牛犊,通过其散播的香气来迎接昊天上帝之神的降临。在结束典仪之后,还要将坛台之上的神案上所陈设之供品恭送至燔柴炉中加以焚烧,焚烧的过程也是一个祭祀环节,人们相信经过焚烧而化为烟尘的这些祭品可以上达天庭。因此,在这过程中,皇帝需要恭立一旁来观看整个焚化过程,称为“望燎”。除了燔柴炉之外,在圜丘坛墙内外还有瘗坎、燎炉、望灯等,灯杆上会悬挂灯笼,为黎明前的祭天礼仪提供照明,燎炉则是用来将祭天过程中所用的仪式器具,如“祝板”、“祝帛”等最终焚烧,以完成祭天的礼仪过程,这些都是按照祭祀礼仪的需求设置,恰好体现出了圜丘坛的祭祀功能。

30014ph034
圜丘坛鸟瞰图
30014ph034

皇穹宇

皇穹宇是圜丘坛的附属建筑,位于成贞门以南,圜丘坛以北,因其功能是存放皇帝祭天时所供奉的昊天上帝牌位,这里的一切都是按照“天”的象征意义来设计。皇穹宇是一座圆形的殿堂,坐落在一个圆形的台基之上,并用圆形的墙垣环绕,用象征天的数字“三”来设置这座院落的门楼,而门楼本身又用了圆形的拱券式门洞。而“圆”正是古代中国文化中“天”的象征。明初天地合祀没有皇穹宇,也没有圜丘坛,天坛内的主要建筑是大祀殿。嘉靖年间天地分祀始建圜丘坛和泰神殿(皇穹宇的前身),大祀殿撤除之年,更名为“皇穹宇”,后又改称“神御版殿”。现存皇穹宇是一座单檐攒尖鎏金宝顶的建筑物,其建筑物的通高为19.20米,直径为15.60米。这里的直径是以基座计算的,与明代及清初的皇穹宇建筑的直径约为13.95米的情况基本吻合。清代皇穹宇神座上的木龛中供奉的是用满文与汉文书写的“昊天上帝”牌位。明代时殿内还应配祀太祖朱元璋的牌位。

30014ph036
皇穹宇西南透视
30014ph036
30014ph035
皇穹宇鸟瞰图
30014ph035

回音壁

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明清北京天坛建筑群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环绕皇穹宇而建的回音壁。然而,回音壁这个名称显然不是明清时的古名。其真实的名称应该是皇穹宇的圆形围垣。根据史料中的记载,这座圆形围垣的长度为周56.68丈(181.38米),高1.8丈(5.76米),然而,根据现代的实际测量,其围垣仅高1.16丈(3.72米),厚0.281丈(0.9米),而其直径为19.22丈(61.5米),周长60.38丈(193.2米)。因而,若不是古人的记载有误,那么,就有可能是上文中记载的是改建前的尺寸,而在后来的改建与修缮中,尺寸有所变化。据说,现存皇穹宇围垣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工部请工匠用澄泥砖重新砌筑的,由于是传统建筑墙体中磨砖对缝的施工方法,其围垣的内壁十分光洁平整,因而形成了很好的声反射体,而圆形墙壁又有着均匀而相同的曲率,所以,使声音能够沿着墙壁内侧连续反射,因而,即使位于围垣内东西两端的人轻声低语,也能清晰地交谈,造成了妙趣横生的效果。

30014ph037
回音壁
30014ph037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0月2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