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帝王陵墓的建築形制有哪些?

1205ph007
明朝定陵地宮後殿,正面設有棺床。棺床上放置明神宗和兩位皇后的棺槨
1205ph007

帝王陵的地面建築主要有三部分,分別是祭祀建築、墓碑和石雕群,而地下建築則包括墓室及葬具。

 

地面建築

祭祀建築是陵園地面建築的重要部分,主要建築物是祭殿,在民間則是祠堂。在皇家陵園,舉行祭祀活動的建築叫祭殿,早期曾稱享殿、獻殿、寢殿、陵殿等。明朝稱作祾恩殿,清朝稱作隆恩殿。旁邊有配殿、廊廡,前面有焚帛爐(燒紙錢用)、大門等建築,在殿的後面還有祭壇(明、清時為五供,即一香爐、兩燭台及兩花瓶)等。這一組祭祀建築往往用圍牆圍繞起來,成為一個區域,建築物甚多。在明、清皇陵,這一組建築群宛如皇宮內的建築群一樣,氣派非凡。

bulb

祠堂

祠堂起於西漢中期,又稱享堂,是在特定的日子祭祀死者的地方。祠堂中設有祭台,安放神主,祭祀時供奉祭品,招引死者的靈魂前來享用。東漢時隨着墓祭習俗形成,墓前建祠堂已很普遍。強宗大族把墓祭當作團結族眾的一種方法,很重視祠堂建設,除了祭祀場所外,還有供族人休息和祭後宴飲的地方,往往建成有相當規模的建築群。山東肥城孝堂山郭氏石祠和山東濟寧(嘉祥)紫雲山武氏石祠,至今保存完好。

除了祭祀建築外,墓闕、墓碑和神道碑也是陵園地面建築的主要標誌。闕,原本是一種高台,用於登高望遠,一般建於宮殿前。墓闕仿照闕的形制,具體而微,多用石塊壘砌而成,由基座、闕身和帶簷頂組成,是供墓主靈魂登臨的象徵性建築。有的墓闕還刻有記錄墓主生平的銘文。墓闕大約起於西漢中期,東漢時很盛行,後代基本廢棄。

 

碑,原本為安放棺木的器具,立在墓穴四角或兩邊,上端鑿有圓孔,叫做穿。安放棺木時要以穿為支點,用繩索緩緩將吊懸的棺木放進墓穴。這種碑有木製,也有石製。棺木放進墓穴後,碑也埋入墓中。西漢末年起,出現了墓碑,即在石製的碑上刻寫死者的官爵姓名,立於墓前,這就成了墓碑。東漢時立碑蔚成風氣,許多墓碑還刻有墓主家世及生平事跡,並有頌揚文字。

 

唐宋准許一定級別的官員墓前立碑。碑首稱碑額,刻螭 、虎、龍、雀等圖樣,碑身下有基座,稱為趺。禮制規定,五品以上螭首龜趺,高不過九尺;七品以上圭首方趺,高四尺。明清時規定,一品螭首龜趺,二品麒麟首龜趺,三品天祿、辟邪(傳說中的兩種神獸)首龜趺,四至七品圓首方趺。碑身、碑首及趺座的高、寬也皆有差別,庶人不得立碑。但實際上這一制度並未嚴格執行,所以平民百姓墓前也立有墓碑,刻官爵、姓氏、名諱。

1205ph010
明中都皇陵碑,螭首龜趺,由朱元璋親自撰寫碑文
1205ph010

帝王將相陵墓前闢有縱向的通道,稱為神道。它純屬擺排場、壯觀瞻之用。在神道上立碑就叫做神道碑。神道碑記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跡及頌揚文字。在墓前神道兩側陳列石雕人像、動物像和神獸像,統稱石象生,象徵死者生前的儀仗侍衞的陣容,也顯示死者的地位身份。墓前石人,後來有個專名,叫翁仲,是墓主生前的侍從。傳說秦時有位叫阮翁仲的人,身高一丈三尺,死後秦始皇為他鑄造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充當侍衞,後世將墓前的侍衞石人也叫翁仲。現在看到最早的陵墓石雕像是西漢遺物,漢武帝時名將霍去病墓前有動物及馬踏匈奴等造型,具有紀功表彰的意義。六朝時期,南京附近的陵墓已有辟邪、獅子等。到了唐朝,陵前神道上已經形成了大型的石刻儀仗隊。明清時期的陵前石刻群,可謂發展到了頂點。

1205ph008
六朝陵墓石獸
1205ph008
1205ph009
霍去病墓石雕群像
1205ph009

地下建築

墓室是安放棺木和隨葬品的空間,距地表的深度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大型墓葬墓穴大多比較深。除了土室外,還有磚室、石室、木槨室等,形制規模各有不同。墓室的建造,實際上是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宮室房屋。先秦時的屋室,大致分為前堂後室兩個部分。前部中央為堂,是日常起居、接待賓客之所,堂前空地為庭,堂東西兩壁為序,兩序外又各有一個狹長的空間,且前後隔為兩段,前為廂,後為夾。後部中央為室,室左右為房。室和房是住人的地方。墓室的格局也如此,基本上是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相當於「堂」,放隨葬品;後部相當於「室」,放置棺木。

 

帝王將相的大型墓葬的墓室,因其結構豪華富麗,堪與帝王的人間宮殿媲美,俗稱為地下宮殿或地宮。由於地宮是埋葬帝王身骨和殉葬大量珍貴物品的地方,唯恐外人知道其情況,一直是一個秘密之所。自1956年發掘了明十三陵的定陵地宮,才對它有基本了解。定陵地宮的位置正在寶城之內、寶頂之下27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

 

葬具即盛放死者遺體的器具,土葬的葬具是棺槨,早期的棺是陶製,或稱為瓦棺,商代以後才用木棺。《禮記‧檀弓上》和《喪大記》說,周制天子之棺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意思是在內棺之外還套着四重、三重、二重、一重的外棺。各重棺都有特定名稱,最外一層叫大棺;第二層叫屬,這兩層用梓木製作,因此棺木也稱為梓棺或梓宮;第三層叫杝或椑,用椴木製作;第四層用水牛皮或犀牛皮製作,稱為革棺。最內一層叫裏棺。諸公以下由內至外遞減,到士這一階層就只有最外一層的大棺,而不得用套棺了。棺木的大小厚薄、裝飾用料也有等級差別:諸侯大棺八寸,屬六寸,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屬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屬四寸;士棺六寸。安放遺體棺木內壁的裝飾,諸侯用紅綠二色絲綢,用金釘、象牙釘固定;大夫用黑綠二色絲綢,用牛骨釘固定;士只用黑色絲綢,用牛骨釘固定。

 

在棺或套棺之外,間隔較大的空隙再加一層,就叫做槨。棺槨之間放置隨葬品。《荀子‧禮論》記載:「天子五棺二槨,諸侯四棺一槨或三棺二槨,大夫二棺一槨,士一棺一槨。」這是周制,大概一直沿用到戰國。考古發現戰國、秦、漢時期的大型墓葬的木槨,規模巨大,乃是墓主生前地上宮室建築的象徵,也稱為槨室,內部用板壁或原木分割成若干塊,如棺箱、頭箱、邊箱、足箱等。漢代皇帝和諸侯王墓中,槨室四周要用黃心的柏木塊壘砌成牆,稱為「黃腸題湊」。漢代以後這種槨室制度不再遵行。

1205ph013
北京大葆台漢墓的黃腸題湊
1205ph013

古人認為人死之後還要進入另一個世界生活,因此死者要將生前的必需品隨葬,在原始社會的墓葬中就發現有陶器、武器、工具及裝飾品隨葬。後來,貴族階級的墓葬中,將大量奢侈的生活用品和代表其身份地位的物品隨葬,厚葬的風氣十分普遍。除了金銀珠寶、珍奇玩好,商周至戰國,大型墓葬還普遍地殺人殉葬和使用車馬隨葬。專為隨葬而製作但無實際使用價值的各種器物模型,叫做明器,多用陶、瓷、竹、木、石、紙等製作。北宋後,紙紮的明器逐漸流行,這類明器在死者下葬時焚燒。明器的使用也有等級差別,例如唐代規定,三品以上官員可用明器九十事,四、五品可用六十事,七、八、九品可用四十事,以上明器可用瓦木製作。庶人可用明器十五事,只准用瓦製作。

1205ph011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遣冊」,即隨葬品清單。墓主是西漢初年的長沙國丞相
1205ph011

以人殉葬,是古代喪葬史上最為悲慘的一頁。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對人的重視,殘酷的人殉制度逐漸式微,開始使用各種質料製作的人俑代替活人殉葬,使用禽畜動物以及各種器具物品隨葬也以明器取代,這確實是一大進步。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其數量之多,體形之雄大,製作之精美,不僅空前,而且絕後。漢代的人俑雖不如秦始皇陵兵馬俑這樣大,但是種類更加豐富,有各種騎射俑、舞蹈俑、雜技俑等,還有各種用品如陶屋、陶樓、井、圈及豬、牛、羊、狗、雞、鴨等。唐墓出土的三彩俑在造型藝術上達到高峰,女俑多豐腴圓潤,服飾華麗,表現了國富民強的盛唐風采,還有許多來自中亞、歐洲,深目高鼻的「胡俑」及不少載運貨物的駱駝俑,表現了唐代東西交通發達的情景。唐代以後,隨葬明器受佛教影響,又有以紙紮焚燒的辦法,神道上則出現了由文武大臣和各種珍獸所組成的石刻儀仗隊。墓葬內的隨葬品,又轉為珍寶和實用品。明代墓葬中也還發現過陶俑人馬,但總的說來已是少見的了。

1205ph012
河南殷墟王陵發掘俯瞰圖。可看到白骨累累的人殉
1205ph012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7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