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df7c91c87f48b386f7426c024de677d1
df7c91c87f48b386f7426c024de677d1

粵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以唱、做、念、打的手段來表現戲劇內容。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粵劇在舞台上運用唱、做、念、打的形式及相關藝術手段表演故事情節,它的音樂唱腔具有抒情、婉轉華美的獨特韻味,舞台表演和題材內容兼具極其鮮明的嶺南地域特色。它既有「熱情如火、纏綿悱惻」的表演特點,又具「慷慨高歌、淺斟低唱」的藝術魅力。粵劇有着火爆激烈的南派武打場面,展現它的武功功架,又有哀怨動人的生旦戲,把它的唱腔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粵劇繼承了中國悠久的演劇傳統,近百年來更有不少的演變。在1930年代前後,粵劇演出的語言基本成形,雖然仍保留有個別的官話詞彙,但白話──廣州粵語方言已經作為演唱、念白的主要語言。

 

表演藝術方面,早期的粵劇保持了粗獷、質樸的特點,不少演員都掌握單腳、筋斗、滑索、踩蹺、甩髮、髯口等方面的表演技巧。後期粵劇為增強藝術表現力和觀賞性,載歌載舞也成為粵劇中常見的表演形式,再加上和其他劇種交流,要求演員「唱做念打舞」皆備。

 

上世紀初前的粵劇班是屬於全男班的世界,伶人的出身多由「細班」而起。廣州粵劇的全女班在1919年才開始出現。1933年,香港取消了男女不能同班演出的禁令,馬師曾、薛覺先的劇團開始了男女同台演出的歷史。

 

粵劇的演出,很多是為宗教信仰服務。演出神功戲,就是為宗教服務的直接表現。目前,在珠三角地區神功戲的演出基本絕跡,取而代之的是類似的春班、秋班,但在過去的下四府地區,現在的湛江、電白、吳川等地的鄉村,以及香港、澳門還存在這種舊的演出習俗。

 

粵劇雖然在廣東地區一帶興起流行,但其實這門藝術的普及之處,遠至世界角落。除廣東這個「大本營」外,廣西也是粵劇流行的區域之一。香港及澳門則是粵劇最繁盛的地區,劇團已開始採用公司運作模式經營,大型劇團相繼陸續出現。另外,海外凡是有廣府籍華僑聚居的地區,就有粵劇演出。這些都說明粵劇作為文化紐帶,對華人吸收文化傳統、學習歷史文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要保護粵劇這門傳統藝術,方法之一是成立相關研究組織機構,如1961年中京劇協廣東分會、廣東省文化局聯合成立的廣東省粵劇傳統藝術調查研究班。另外,廣州振興粵劇基金會亦先後大力扶持和重點資助粵劇新劇碼的創作上演。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其屬下的戲劇研究室多年來致力於粵劇的理論研究和評論工作。

 

培訓粵劇接班人也是傳承保護的重要工作,成立粵劇學校,如廣東粵劇學校、廣州藝術學校等;舉辦粵劇青年團,如佛山青年粵劇團、湛江小孔雀粵劇團等也略有成績。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7月0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