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古代的文化專制

1004ph026
1004ph026

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了專制主義的內涵,這是文化專制的理論淵源。先秦諸子百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奠基石,除老莊外,儒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等學派理論,都為維護統治集團的利益提供理論基礎。君權至上、君權神授,君主是「真龍天子」等觀點,都含有專制主義的內涵,成為古代統治者實行文化專制的理論基礎,專制君主不但要統治臣民,更要進一步控制其思想。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文化專制程度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統治者對學術文化領域的控制都是比較嚴密。中國古代文化專制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秦兩漢時期,文化專制初興。春秋以前,「學在官府」,文化學術掌握在統治者與貴族手上。經過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後,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及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終結了中國歷史上僅見的思想文化活躍時期,影響深遠。

 

第二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史學、玄學及佛學等發展蓬勃,可是也發生較多諫禍、史禍與詩禍、排佛之禍事件,這是文化專制的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是隋唐兩宋時期,是文化專制的興盛時期。除諫謗之禍、詩詞文禍、學禁書禁等事件外,朝廷實行開科取仕,統治者以科舉為手段加強對知識分子的控制。兩宋在變法及對金的和戰問題上,掀起了激烈、頻繁的黨爭。此外,這時期朝廷推動編纂的大部頭類書,對於君主推行文化專制也起到很大作用。

 

第四階段是明清時期,這是文化專制的顛峰階段,朝廷殘酷迫害知識分子的程度,遠超過去任何朝代。統治者加強言論控制,文字獄正是明清文化專制的高潮和典型。

 

宗教控制是統治階級維護專制政體的另一種有效方式,統治者禁教或崇教,都以維護及鞏固專制統治為目的,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嚴禁彌勒教、白蓮教、明尊教、白雲宗等民間秘密宗教流傳,若有違禁,為首者要被處以絞刑。從以上概述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文化專制是持久和嚴酷的,對加強君主專制統治起重要作用。

 

控制臣民思想,就是韓非所說的「禁其言」、「禁其心」,即扼殺人的精神活動,泯滅人的思想自由。思想鉗制的方式各有不同,加強學術專制、壟斷學術思想即為其一。如漢代儒學經過董仲舒改造成為陰陽五行化、符合統治者需要的今文經學,今文經學被立為官學,受到官方大力支持,成為兩漢時期的主流思想學說,其他思想學說均受排斥。

 

與專制政治體制相互依存,任人唯親、結黨專權和派系爭鬥等,都是中國歷史上官場專斷下的常見現象,官吏的選拔與任用,是衡量一種制度及國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標準。至於科場壟斷,專制政府把持科舉考試,確保被錄用者絕對忠誠於君主專制政權。為了加強控制士人,自武則天起,君主還通過殿試親自主持考試,政府對科舉考試的教材也作嚴格限定,甚至欽定教科書,連考試的文體也有統一標準,如明清時期的八股文,士人只能按官方規定及標準去讀書及應試,不得隨意發揮。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6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