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209ph038
金碧輝煌的大昭寺
1209ph038

大昭寺位於拉薩市的中心,是西藏最早的建築之一,約於公元647年初建,是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時期。後經十三至十九世紀不斷擴建,逐漸形成完整的寺院建築群。有關這座寺院的建立,民間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千三百多年前,拉薩河谷平原是一片沼澤,贊普松贊干布的妃子赤尊公主打算在這裏修建佛寺,供奉她從家鄉帶來的釋迦牟尼像,於是選好地點開始修建。不料白天蓋好,晚上就被鬼神全部拆毀。赤尊請求文成公主幫忙堪輿占卜,文成公主說吐蕃地形如同一個仰臥的魔女,拉薩是魔女的心臟,臥塘湖是魔女的心血,要建成佛寺,必須用一千隻白山羊從果噶拉山馱運土石,把臥塘湖填滿才能消除惡兆。赤尊便按照文成公主的建議修築大昭寺。寺院建成後,松贊干布命令石匠雕刻一隻白山羊,以紀念山羊的貢獻,並供奉於大殿西南角,寺名於是也稱為「羊土神變殿」(Ra-Sa-Vphrul-Snang),拉薩的古名「邏些」就是由藏文Ra-Sa(羊土)而來。此後,大昭寺的藏語名稱便改為「祖拉康」(Gtsug-Lag-Khang),意為經堂。因殿內供奉文成公主帶來的覺沃像(釋迦牟尼金銅像),藏民又稱大昭寺為「覺康」(Jo-Khang),意為供奉釋迦牟尼佛的殿堂。「大昭寺」是漢語稱呼,「昭」來自蒙語,解作寺廟。公元822年,唐朝廷與吐蕃在拉薩會盟,公元823年在大昭寺門前立「唐蕃會盟碑」。公元838年朗達瑪贊普滅佛,封閉了所有佛堂,大昭寺淪為屠宰場,其後西藏地區出現割據分裂局面,自遭受滅法後,佛教的勢力逐漸恢復。

bulb

「唐蕃會盟碑」

公元822年,唐朝廷與吐蕃在邏娑(即古時的拉薩)結盟,公元823年在大昭寺前立「唐蕃會盟碑」,碑文內容回顧了唐代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贊普、締結舅甥的事跡,表示漢蕃雙方社稷如一,互為友好。碑背面刻藏文78行,敍述唐蕃舅甥二主結約會盟始末,是很重要的唐朝和吐蕃關係的史料,碑文中的彝泰年號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吐蕃年號,同時也反映了大昭寺在當時的重要性。

1209ph039
唐蕃會盟碑
1209ph039
1209ph042
大昭寺的寺院形制模仿古印度那爛陀寺(超岩寺)而建
1209ph042

大昭寺坐東朝西,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寺院形制模仿古印度那爛陀寺(超岩寺)而建,共4層,分為南北兩院。北院以正方形「覺康」主殿為中心,東、西、南均有入口。正門向西,為五開間二層建築。底層為門廊,有四大天王壁畫和塑像,二層為三界殿。班禪、攝政王公署分列寺門兩側。寺門前有據說是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的「公主柳」,柳樹北側是稱為亞洲第一碑的「唐蕃會盟碑」,東側是清乾隆年間所立「勸人種痘碑」。寺院正門是方形千佛廊院,院子周圍環立廊柱,此處是舉行傳昭儀式的主要場所。東側為覺康主殿,殿外東、南、北側分置佛堂和轉經暗廊,朝佛者必須以順時針方向,沿轉經暗廊進入主殿,這種暗廊藏語稱「廊闊」,即內轉經道,來自印度古代佛寺的形制,也是藏傳佛教轉經儀式的最初形式。主殿建築呈正方形(44.2米 X 44.2米),廊殿之間的柱子、樑架的處理手法和門楣上簷木刻半瓦當的形象,都反映了漢地早期建築的痕跡。東側底層中央為釋迦殿,中央佛龕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到拉薩的釋迦金銅像。在大殿初簷及重簷之間,排列着108雄獅伏獸和人面獅身木雕,是中國古代木建築中罕見的承簷裝飾,屬於印度風格的早期寺院裝飾。南院主要為傳昭儀式服務的辦公機構、灶房和倉庫等。

bulb

轉經道

「轉經道」是指繞行大昭寺的環形道路,表示朝拜大昭寺所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在藏傳佛教中,朝佛者須要沿千佛廊繞「覺康」佛殿轉一圈,進入主殿後仍要按順時針方向環繞一圈,出南門離開寺院,這條迴廊道稱為「內轉經道」。拉薩主要的轉經活動都是以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為中心而進行,除了「內轉經道」外,「中轉經道」和「外轉經道」,前者為圍繞大昭寺,即所謂「八廓」,也就是現今已成為熱鬧的商業街──八廓街;後者圍繞大昭寺、藥王山、布達拉宮和小昭寺,稱為「外圈」,即「林廓」,繞行拉薩市舊城一周已等同繞拉薩城大半,叫做「大轉」。

1209ph041
虔誠的藏民
1209ph041

大昭寺保存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以唐代(公元618—907年)木刻浮雕最為著名。大昭寺釋迦殿的木構件,門楣雕刻了精美的紋飾和人物,如佛傳故事、供養天人等。廊柱為金剛撅狀,柱面為蓮花浮雕,托木兩端為飛天、花草及人面臥獅的浮雕。這些精美的木雕是七世紀寺院初建時的作品,在後期的西藏佛寺建築中極為罕見,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次,大昭寺覺康佛殿二層東段的壁畫《大日如來與八大菩薩》等壁畫是七至九世紀前後繪製,為典型的衞藏波羅風格,畫中人物多為高髮髻、三葉佛冠,與敦煌吐蕃菩薩造像風格極為相似。後期壁畫《釋迦牟尼本生故事》、《固始汗與第斯桑傑嘉措》與《歡慶圖》等色彩豔麗,用線純熟,已開始應用暈染,具有民間藝術的風格。

bulb

波羅風格

波羅藝術風格是指印度波羅王朝時期(公元八世紀中葉至十二世紀末期)的藝術風格。人物面部造形主要特徵是:側面臉型呈斜方形,下巴突出寬大,下唇厚且外凸;正面臉形上寬下窄,呈方形。

1209ph043
大昭寺內的唐卡
1209ph043

大昭寺的造像以文成公主從中原帶到西藏的釋迦牟尼金銅像最為著名,為紀念運送佛像到拉薩的四力士造像彩塑,雖經後代多次重修,仍然保留了早期人物的特徵。松贊干布殿贊普和王妃的造像,與布達拉宮法王洞的造像相比,顯得更為世俗化,其風格突破之處,是藝術家將當時已有造像定規的文成公主彩塑,塑造成一位平凡親切的藏族婦女,着力表現公主作為普通婦女的特徵而沒有強化其神性。人物頭戴綴有鮮花的布質軟冠,彎細的眉毛揚起,眼神充滿期盼和母性的慈愛。右手捧帶托茶碗,左手作敬茶手勢,與誠懇的眼神互相呼應。

1209ph044
大昭寺的屋頂浮雕
1209ph044

雖然布達拉宮是拉薩的標誌性建築,中外聞名,但在藏族心目中,大昭寺更具份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整個藏區之中,供奉在大昭寺的文成公主時期的釋迦牟尼金銅佛像被認為是最為靈驗。來自雪域各地的朝聖者,每多不惜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拉薩,就是要在這尊佛像面前還願。作為遊客,參觀紅山上的布達拉宮,猶如遊覽一個孤立的博物館,但欣賞大昭寺卻可以一窺西藏人民的各種面貌,遊客也仿如成為當地居民的一員,真實而立體地感受藏族文化。

1209ph037
大昭寺
1209ph037

大昭寺對拉薩的城鎮布局具有重要影響,可以說有了大昭寺才有拉薩城,拉薩城鎮的民居是以大昭寺為中心分布。由大昭寺的暗廊轉經道逐漸形成拉薩城著名的內、中、外三條轉經道,特別是中轉經道八廓街是拉薩著名的商業街。街道兩側布滿商攤店舖,匍匐叩進的虔誠信徒手肘和膝蓋的鮮血沾到街道的石板上,寺院廣場也聚集了頭戴紅絲頭飾、身佩藏刀的魁梧彪悍的康巴漢子,他們大多從事內地、拉薩和尼泊爾之間的貨物販運。國內外的遊客都可在大昭寺和八廓街感受西藏這種獨特的人文景觀。

1209ph040
著名的八廓街
1209ph040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5月1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