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唐代科舉中哪一科最難考?

1102phn016_01
河北定州貢院魁閣號舍(圖片提供:海峰/FOTOE)
1102phn016_01

在唐代貢舉考試諸科中,以明經、進士兩科規模最大,最受當時社會所重視。明經科是考士人對儒家經典及其註疏背誦和理解的程度;進士科的考試,主要則是考士人的詩賦造詣。由於進士科以詩賦作為取士的主要標準,詩賦貴乎創作,比背誦孤經絕句的明經困難。另外,應考進士的人數眾多,平均每年及第者不過二十餘人,比明經的錄取人數少,可見進士及第極為艱難。當時有一句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就是說30歲的人才考取明經科,算是年紀大的了,而50歲就考取進士,還算是年輕呢!這句話正說明了要考取進士科很難。唐代每次貢舉,應明經、進士科的省試考生少則數百人,多則有兩三千人。就錄取名額而言,明經取士人數最多。雖然每次都不超過一百人,但也比進士的錄取人數約為二三十人為多。

 

明經科

唐代明經主要指通兩經者,並兼《孝經》、《論語》。其考試內容時有變動,但主要離不開先帖經,然後口試大義、答時務策三場試。實際上,它的取錄標準是以帖經、口義為重,即考士人對儒家經典及其註疏背誦的熟練程度。明經科的第一場考試是帖經。所謂帖經,其形式有點像現代考試的填充題,它先將所習經書一頁的兩邊都掩蓋上,中間只留一行,裁紙為帖,每次帖三個字,讓應舉人答出所帖的文字,一般每十條答對五條或六條為「通」,即合格。口試大義是明經科的第二場考試,它也是從經書中提出一些問題,應舉人按照經書的正文或註疏,直接口答。口試大義有時也會以墨義代替,其考試內容相同,只是墨義改為以筆寫出答案而已。無論是帖經或口試大義,通常只要死記硬背經書正文或註疏就可以了,不一定真正了解經書的含義。因此通過帖經、口試大義的士人,往往難以應付接下來的答時務策的考試,所以很少人能通過明經試策。主考官也很少以試策成績取人,而多以帖經、口試大義作為取錄的標準。難怪唐玄宗在詔書上也說,明經考試「非選士取賢之道」。(《唐會要》卷75〈貢舉上‧帖經條例〉)

bulb

通兩經

唐代明經科考試的經書有九種,主要依其字數多寡分為大經、中經、小經三類,《禮記》、《左傳》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公羊》、《穀梁》為小經。唐代明經通常指通兩經者即通大、小經各一,或通二中經,並同時兼試《論語》、《孝經》。

bulb

時務策

回答一些與當時政治、社會、經濟相關的問題。

1102ph005
元稹,年十五以兩經擢第
1102ph005

進士科

唐代以進士科最為顯貴,成為最為人所稱羨的入仕途徑,連貴為皇帝的唐宣宗也十分羨慕進士,以至於在宮廷中自題「鄉貢進士李顯龍」,把自己當成進士。進士科起初只試策,後增為帖經、雜文及試策三場考試。玄宗天寶年間,雜文改為專試詩賦,而進士應舉人如果不擅長帖經,也可以用作詩代替,稱為「贖帖」。於是,詩賦成為進士取士的主要標準。唐代很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如王維、劉知幾、陸贄、顏真卿、白居易、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杜牧等,都是進士出身。盛唐以後,即使位極人臣的宰相,如不由進士出身,「終不為美」,有所遺憾。因此,可以說唐代進士科之發達,與唐詩之興盛是互為因果的。進士科的日益發達,尤其對唐代中後期詩歌的興盛,起了促進的作用。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4月1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