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洋務派辦過哪些新式學堂?

0121ph014
掌管翻譯事務的北京同文館
0121ph014

同文館

興辦洋務,與外國人打交道,洋務派首先感到急需翻譯人才。1862年7月,醞釀了一年多的外國語學堂正式開學,命名為「同文館」,附屬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第一批挑選了十名滿族學生入館學習,主要是培養翻譯人才。最初只設英、法、俄三班,後來陸續增設天文、算學及德文、日文等班。除漢文外,其他課程的教師多為外國人。美國傳教士丁韙良當總教習,掌教務近三十年。這所學校還設有印刷廠,譯印數、理、化和歷史、語文等書籍,對新知識的早期傳播起了重要作用。1902年,併入京師大學堂。隨着愈來愈多的現代軍工和民用企業建設起來,對現代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愈來愈迫切,因此在創辦外語學校之後,洋務派又陸續興辦一大批學習現代軍事和科技的學校。到1894年,已興辦各類新式學校二十多所。這些學校為中國教育的現代化打下最早期的基礎。

 

上海廣方言館

上海廣方言館是1863年由李鴻章奏准設立,1864年正式開館,目的在培養翻譯人才。1867年,江南製造總局設立翻譯館,迻譯外國書籍,因為與廣方言館性質相近,於是在1869年把廣方言館併入江南製造總局,但仍保留廣方言館名稱。除英文、法文、算學外,廣方言館又學習許多金屬、地礦、機械、船炮等工科知識,所以它同時也是一所中等技術的專業學校。1905年,上海廣方言館改制為工業學校,脫離江南製造總局而獨立。

0121ph011
江南製造局翻譯處
0121ph011

求是堂藝局

求是堂藝局即福州船政學堂,是福州船政局的一部分,為清末最早的海軍學校。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創辦。分為前學堂(造船班)、後學堂(駕駛班),完全仿照英、法體制。因為左宗棠認為,法國的造船術最先進,英國的航海學最發達,所以造船班由法國人主持,航海班由英國人任教。學生畢業後,授以水師官職,或派充監工、船主。辛亥革命後,求是堂藝局歸國民政府海軍部管轄。1913年,前學堂改為福州海軍製造學校,後學堂改為海軍學校。

0121ph012
求是堂藝局畢業生劉步蟾,後任北洋水師右翼總兵
0121ph012

海陸軍學堂

1880年,李鴻章奏設天津水師學堂,經費由北洋海防內開支。學校仿照英國海軍教習章程,制訂條例和計劃,又聘英國教練。嚴復留英歸國後,曾被聘為總教習,後升為會辦、總辦。學生畢業後,多在北洋水師任職或到外國留學。天津陸軍武備學堂是1885年由李鴻章創辦,經費同樣由北洋海防開支。學校基本仿照西方陸軍學堂體制,聘德國軍官教練,挑選北洋各營官兵受訓,學習西方的現代武器、裝備和兵法。天津陸軍武備學堂開中國陸軍軍官從「行伍」出身到「學校」訓練之先河。此學堂在八國聯軍侵佔天津時被焚毀。

0121ph013
天津水師
0121ph01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4月1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