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頤和園

1208phn003_01
1208phn003_01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清漪園」,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大型皇家園林之一。

 

頤和園的特色建築多不勝數,有世界最長的畫廊「長廊」;十七孔橋為中國古典園林中最大的聯拱石橋,還有全用漢白玉石、青石築砌,造型優美的玉帶橋;現存最大的古戲樓──德和園;巧奪天工的銅造建築「寶雲閣」;著名的水上建築「清宴舫」;薈萃了江南水鄉特色,商店聚列於一河兩岸的「蘇州街」等,展現了獨樹一幟的建築與造園藝術。1998年,頤和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頤和園佔地約290公頃,全園的建築達7萬平方米,分為三個區域:從事政務活動的宮廷區、居住娛樂的居住區、遊覽和拜佛的風景區。東宮門內的仁壽殿是慈禧和光緒皇帝處理政務的場所,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是慈禧、光緒和皇后的居所,鄰近的德和園則是宮廷劇院,而萬壽山、昆明湖和後山、後湖等景區,為包含全園十分之九面積的遊覽區。

 

與清漪園時代皇帝只在園內觀光賞玩性質不同,重建後的頤和園將宮殿和園林結合,適應了皇帝、慈禧太后務政與休閒的需要,建築上則把輝煌與清秀融合一起。

 

乾隆曾六次出巡江南,尤其喜歡那裏的秀色山水和園林美景,所以在建造清漪園時,利用這裏的天然山水,吸取了江南園林的精華,營造北國的江南園林景觀。如惠山園(即諧趣園)仿照了無錫的寄暢園,西堤六橋仿照了杭州西湖的蘇堤六橋,清宴舫仿照了南京煦園的「不繫舟」,望蟾閣和景明樓又分別仿了黃鶴樓和岳陽樓,「買賣街」則是仿照了蘇州臨河商街的特色,類似的例子,在頤和園中處處可見。

 

頤和園建園前,原址有山有水。新建園林完全是在原有山水的基礎之上依山造園,依水佈局。頤和園的宮廷區掩映在綠樹叢中,力求不破壞園林的整體美。在建築顏色的搭配上,宮殿樓閣多配以紅牆黃瓦,在山水景致中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視覺效果。湖邊護欄和湖中的十七孔橋、石舫等水邊建築均配以白色,與綠色的湖水形成鮮明對比。

 

借景是頤和園園林一大特色。在昆明湖上蕩舟,極目遠眺,遠處西山若隱若現,近處玉泉山寶塔映入眼簾;這些天然景致,與各式的建築物相配合,結合成頤和園中的湖光山色。頤和園湖山相連,長廊及石欄的設計,令湖與山既分清,又緊密地連繫起來。

 

清朝皇家園林的建築具有佛教及藏傳佛教建築的獨特風格。頤和園中巨大佛寺──佛香閣為全園的主體建築物,從上往下依次排列了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牌坊,氣勢磅礡,為古典建築精品。另外,清室非常重視藏傳佛教,智慧海與四大部洲便屬藏傳佛教建築,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為清室皇家園林的特色。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4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