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禮節語言

0607ph001
0607ph001

禮節語的解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禮節語言指在各種交際場合中符合社會公認的規範,如怎樣說、說哪些內容方為得體,正式的場合如演講、會議等;非正式如跟朋友聊天等。狹義指在各種交際場合中,恰當和符合規範的表達禮儀的特殊用語,這些詞語有口語和書面語兩種形式,口語是直接的交談;書面語以直觀文字表達;書面語較口語文雅、莊重、簡省及清晰。

 

各種有禮節含意的身體語言,如手勢語、表情語、儀表、態度等,也屬禮節語言。禮節語言作用不可小覷,特別是在社交場合,多用禮節語言,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自我修養的表現,既有利於融洽氣氛,也有助於交際的成功。

 

中國人較含蓄,西方人較直接,不同文化特質於禮節語言中表露無遺。在中國內地,問一個人的工作、工資、婚姻、政治傾向、傢俱價錢等十分正常。但在國外,特別是歐美,強調個人權利、價值及隱私,所以一切有關他人身體、分娩、疾病詳情、工資、財產、年齡等私人的問題,都不該追問或打聽。

 

使用禮節語有三個原則,包括尊重、規範、莊重有禮。禮節語是在交際活動中體現的,有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依據和標準。交談者需尊重對方的人格、自尊心、思想感情和言行方式,不可驕傲自大,要以誠相待、尊重及相信對方。

 

規範就是恰切,禮節語言雖然重要,但也不可泛泛而用,要看特定的社會環境、交談對象。要注意國家和民族的差異,不可照搬一時一地的禮節語言習慣。比如見到中國朋友外出辦事,我們問「您到哪兒去?」、「您今天有何貴幹?」等,這可能是我們平日常用禮節語言,但當我們遇到外國朋友時,這樣問就很不禮貌,因為「上哪兒」、「幹甚麼」涉及隱私。

 

交談時要莊重有禮,言辭要得體,切忌流於輕浮,並要善於使用自謙的口吻。神態要落落大方,並配合適當的表情變化,加強與聆聽者的交流。除了需要莊重嚴肅的場合外,要面帶笑容,且表情誠摯專一。要與談話對象保持合理的適當距離,注意聲音的輕重,保證談話內容能夠聽得清楚明白,切忌無精打采。

 

古時人們對自然現象認識不深,對於一些自然變化並不了解,往往把語言和這些自然現象連繫起來,以為語言同樣具有某種超人力量,可以帶來禍福,由此而形成了種種語言禁忌。中國與西方均有對禮節語的禁忌,中國人傳統都忌諱死亡,如將「死」改稱為「逝世」、「辭世」等。有漁民在場吃飯,不能講把盤中的魚「翻過來」,這是漁民所忌諱的,只能說「轉轉舵,掉掉向」。

 

西方人都忌諱「13」這數字,他們認為「13」代表不吉祥、不幸的象徵,當13日與星期五同在一天,更視為最不吉利。這禁忌源於《聖經》,耶穌和他的12個門徒(共13人)一起吃最後的晚餐,那天是星期五,其中一個門徒叫猶大,為了得到30塊銀幣,將耶穌出賣給猶太教當權者。耶穌被出賣後,繼而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個故事流傳至今,故西方人視「13」是不吉祥的,對之忌諱。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