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漢字文化的趣事

0602phn005_01
漢字蘊藏中國文化(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0602phn005_01

漢字,作為一種自源文字體系,它顯示了非凡的生命力。千百年來,漢字與漢文化密不可分。跟漢字相關的佚聞故事,在民間代代相傳。例如武則天、董卓等就有故事流傳下來。

 

皇家造字迷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有名的「造字迷」,一個是三國的孫休,一個是唐朝的武則天。孫休是吳國皇帝,他一天到晚想學倉頡造字。他一輩子到底造了多少字,已經無從得知,因為他造的字不被當時人所承認,在社會上不通行。但是他給自己的四個兒子所造的名字,卻還能在史書上找到。據《三國志‧吳書》記載,孫休給四個兒子造的名字是:「」、「」、「壾」、「 」。這些字雖然造得很古怪,但並沒有使他的兒子保住皇位,也未能使他自己成為聖人。

 

另一個造字迷是唐代武則天,她專權後,官吏們紛紛阿諛奉承。有個鳳閣侍郎宗秦客是武后的親戚,他別無能耐可以討武則天的歡心,就抓住武則天愛造字、改字來投其所好。他絞盡腦汁,造了一些字。有一天,他獻給武則天十四個新字,請求武后採納以顯示「文治」偉績。果然,武則天大喜,並當即從中選了一個「曌」作為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她也立刻在全國頒令通行。造字、改字的歪風刮起以後,朝臣競相傚尤。有的人說,「國」字裏面的「或」和「惑」一樣,都有迷亂的意思,國家要安定,惟有靠「武」來鎮壓,所以,「國」中的「或」應該改成「武」。有人馬上反對,把「武」關在「囗」中,這是對武則天的大不敬,太不吉利了。武則天想來想去,決定把「國」中的「或」改成上下排列的「八方」──「」,她想,「國」字這樣一改,四面八方都是武家的天下了。但武則天造的字也跟孫休造的字一樣,都沒有得到社會承認,老百姓根本就不用這些稀奇古怪的字。

 

拆字把戲

戲曲《十五貫》中,主辦案件的況鍾打扮成算命先生,給主犯婁阿鼠拆字。況:「請說一字。」婁:「鼠。」況:「鼠字十四畫,數目成雙,屬陰爻。鼠乃十二生肖之首,造禍之端。它善於偷竊,特別愛偷油(諧被害人姓「尤」)。鼠字上加「空字頭」是竄(喻指逃竄)。鼠晝伏夜行,應該連夜逃走,並從水路往東南方向潛逃。」況鍾拆字占卦,沉着機智,讓心虛膽怯的婁阿鼠,由假裝鎮靜到驚恐萬狀,只能央求況鍾搭救,正好中了況鐘的計謀。拆字先生善於察言觀色,往往根據對方的衣着言談來隨機應變。有故事說, 從前有個皇帝,打扮成老百姓模樣出遊,有一個拆字先生正給人拆字,拆的是「帛」字。拆字先生斷定他家有喪事,因為「帛」就是「白巾」,也就是戴孝。皇帝也請拆字,拆的仍是「帛」字。拆字先生已經看出來人非等閒之輩,就說「帛」是「皇」字頭、「帝」字腳,必將貴有天下。可見,拆字有很大的人為因素,甚至可以信口開河。不但江湖術士善用拆字術,有些文人在研究漢字的時候也會用拆字這種不科學的方法。宋朝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寫了一本解釋漢字的書,叫《字說》。他把形聲字「波」解釋為「水之皮」,把「滑」解釋為「水之骨」。著名文學家蘇軾就跟他開玩笑,說照這個辦法解字,那麼「斑鳩」的「鳩」就是九隻鳥了。

 

拆解姓氏

由於姓氏用字跟老百姓的關係密切,再加上人際之間往往有不可直言的地方,於是分拆姓氏用字來指稱某人,就成了古往今來常常發生的事情,其中不乏機智和情趣。東漢末,有個一心想篡位當皇帝的董卓。滿朝大臣和老百姓都痛恨這個野心家,但敢怒而不敢言。老百姓就編了民謠來聲討董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猶不生。」「千里草」合起來就是「董」,「十日卜」合起來就是「卓」。歌謠的意思是說董卓活不長、活不成。

 

唐朝以來,文人之間喜歡做離析姓氏用字的遊戲。有位在斷案上很有名氣的官吏叫狄仁傑。有一次,他跟另一位同僚盧獻開玩笑:「足下配馬就成驢。」因為「盧」加左旁「馬」就成了「驢」字。盧獻也不示弱,反擊道:「把您在中間一劈為二,就成了兩隻『犬』。」 狄仁傑說:「錯了,錯了。我的『狄』字是『反犬旁』加一個『火』,不是加一個『犬』。」盧獻說:「那好啊,『犬』邊有『火』,那就是熟狗了。」 直到今天,老百姓在自我介紹時,遇到有同音字的姓,說不清,還常常採用離析姓氏用字的辦法。「先生貴姓?」「小姓『何』。」「請問是哪個字?」「『人可』何。」屬於同一類的還有:雙人徐、雙口呂、三畫王、日曰昌、口天吳、耳東陳等。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0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