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康熙有何軍事才能?

0117phn003_01
康熙皇帝戎馬西征塑像(圖片提供:聶鳴/FOTOE)
0117phn003_01

康熙皇帝繼承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皇帝留下的江山,憑他的雄才大略,開啟了康雍乾三朝盛世的輝煌局面。康熙親自參與過不少戰爭,是清朝皇帝中最有軍事才能的一個。他認為仁者無敵,愛護百姓是最好的兵法,把戰爭的勝負首先放在爭取人民的支持上。康熙很重視武器裝備,但又不迷信武器裝備,他說:「治天下之道,在政事,不在火器。」康熙要求軍隊紀律嚴明,制定了十七條軍令,內容主要是不許侵擾百姓。實際用兵時,康熙強調靈活機智,不可一成不變。康熙又要求官兵讀書,不僅當官的要讀,連兵丁也要讀,因為不讀書,就不知兵法,同時又反對抄襲別人的經驗,主張臨陣時應當隨機應變。

 

清帝國是一個由滿族建立的皇朝,入關之初,民族矛盾劇烈,要鞏固政局,面臨三大難題:一、漢人的反抗運動風起雲湧,久未平息;二、以吳三桂為代表的明朝降將盤踞南方,無視朝廷,而且實力雄厚,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三、邊疆的其他少數民族,特別蒙古和西藏,對清廷時有離心。

 

平三藩之亂

清兵入關後,封明朝將領尚可喜為平南王,鎮守廣東;封耿繼茂為靖南王,鎮守福建;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鎮守雲南。這三個異姓王合稱「三藩」。「三藩」擁兵自重,令康熙非常憂慮,於是決定撤藩。吳三桂知道康熙撤藩的意圖後,起兵造反,耿精忠(耿繼茂之子)和尚之信(尚可喜之子)相繼響應。康熙採取分化敵人的政策,沉着應付,經過八年時間,終於平息這場「三藩之亂」。

 

收復台灣

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後為荷蘭人侵佔。明末鄭成功起兵抗清,驅逐荷蘭人,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位,三藩之亂時,鄭經曾聯合三藩,進攻東南沿海。清初,朝廷對鄭氏主要採取招撫政策,鄭經病故,三藩之亂已平,清廷決定武力取台。康熙起用鄭氏降將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經過一年的準備,乘颱風季節,出其不意地進攻澎湖。施埌為鼓舞士氣,身先士卒,負傷戰鬥。雙方經過激戰後,「屍浮滿海」,清軍終於佔領了澎湖列島,鄭軍主力被殲,鄭氏集團被迫投降。

 

收復台灣後,朝廷上為如何處置台灣爆發爭論。有的大臣反對戍守台灣,認為會增加內地人民的負擔,也可能使守將坐大,形成新的割據局面。有的大臣則認為台灣是「江浙閩粵之左護」、「東南之保障」,而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絕不應放棄。康熙態度明確:「棄而不守,尤為不可」。對尾大不掉的憂慮,康熙的回答也很有意思:「若計到久遠,十三省又能永保為我所有嗎?」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灣正式隸屬福建省,清廷在台灣設立地方政府,台灣軍政機構與內地完全相同,連衙門的門口也改成和內地一樣的南北朝向。

 

征服噶爾丹

準噶爾是漠西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因為出現內亂,原首領僧格被殺。其弟噶爾丹取得了準噶爾部的統治權,並且「四出剽掠」,侵犯其他蒙古部落。其後,噶爾丹更在沙俄的支持下,逼近烏蘭巴托,距北京僅七百里,使北京城人心動搖,米價暴漲。康熙派兵平叛,噶爾丹敗逃。不久,噶爾丹捲土重來,又再為害西北,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沒想到康熙親臨,急令屬下丟掉帳幕武器,乘夜而逃,清軍窮追,大破敵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昭莫多大捷」。康熙繼續聯合其他蒙古部落,進攻噶爾丹,最終,噶爾丹兵敗自殺,動亂才得以平息。

 

治理蒙古諸部

康熙對蒙古各部恩威並施,加強了管轄和治理大漠南北和青海蒙古,使清皇朝與蒙古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政治上,康熙通過在蒙古各部建立盟旗制度,加強對蒙古的統治;法律上,整頓蒙古的社會秩序,特別是嚴禁盜賊,還派內地官員教導蒙古王公聽審盜案;經濟上,給予各級王公固定的俸祿和各種獎賞,經常賑濟蒙古牧民,並限制蒙古貢品的種類和數量,以免蒙古貴族以進貢為名,搜刮牧民;宗教上,分別冊立掌管漠南和漠北的黃教活佛。最後,還通過皇室之間的聯婚關係加強對蒙古各部的控制。

 

進藏平叛

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發動叛亂,入侵西藏,西藏人民激烈反抗。西藏汗向清廷求援,康熙決定派兵馳援。開始時,康熙由於過分輕敵,只派侍衞色楞和西安將軍額倫特帶領二千多名士兵出擊。結果遭到伏擊,全軍覆滅。康熙汲取教訓,派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駐節西寧,請餉徵兵。為凝聚人心,穩定政權,康熙又正式冊封居於西寧塔爾寺的格桑嘉措為七世達賴。清軍兵分兩路,沿途多次大敗敵軍。不久,兩路清軍勝利會師拉薩,西藏僧俗,滿漢大臣和蒙古各部首領齊集布達拉宮,舉行達賴坐床大典,西藏至此平定。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10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