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二十四史》如何記載朝代更替?

0702ph001
黃帝
0702ph001

由於歷代王朝的君臣和史學家都十分重視「以古為鑑」,因此各朝代史家修史的動機雖不盡相同,但在要求寫出歷史上的治亂盛衰、得失成敗的真象,不使事實湮滅上,卻有着基本共識。司馬遷開創的「秉筆直書」是《二十四史》的主流,曲筆作史受到後人唾棄,所以《二十四史》各史中的本紀部分,逐年記載每一代皇帝在位時的軍國大事、社會變化、人事活動,以至大自然的變化,順序連貫起來就成了一部相當完整的中國歷史全記錄,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二十四史》是中國兩千年來積累而成的一套珍貴史書,全書共有3,259卷,4千萬字以上,傾注了數以百計史學家的心血。司馬遷為了寫《史記》,走遍了大江南北,周遊全國,通過實地考察和民間採訪,印證了許多歷史文獻和傳聞,掌握了大量生動的史實。遼、金史總裁官揭奚斯為了完成兩史,住進史館中日以繼夜地工作,「憊不敢休」,結果得寒疾而亡。《明史》的修撰過程長達95年,從萬斯同到王鴻緒,從王鴻緒到張廷玉,經過不斷反覆修改、補充,最後才正式刊行。

bulb

揭奚斯

揭奚斯(1274─1344年),字曼碩,元朝文學家、史學家。延祐初任國史院編修,撰《功臣列傳》,元代參與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之一。主張修史的人必須有學問、知史實、心術正。與柳貫、黃譜、虞集合稱元末「儒林四傑」。

bulb

萬斯同

萬斯同,清朝史學家,字季野,學術界稱學園先生,曾從學於黃宗羲。他極淡於名利,終身不仕。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布衣身份參加撰修《明史》。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替,大多是通過農民戰爭、軍事政變、民族戰爭來實現。《二十四史》比較真實地記載了朝代更替過程中血腥屠殺的情況。《史記》詳細記載了秦二世被趙高殺死秦王子嬰為項羽所殺的過程。魏晉南北朝更替時更充滿腥風血雨,各朝史均有記載,例如陳霸先為奪取南朝、梁朝的帝位,派劉師知謀殺16歲的梁敬帝。據《南史》記載梁敬帝嚇得哀求說:「我本不須作天子,何意見殺!」劉師知抓住梁敬帝衣裳,把他一刀砍死。五代末帝或被殺,或自刎,或被廢,據《舊五代史》,後唐李存勖攻開封,梁末帝命皇甫麟將他殺死,麟不忍心,末帝曰:「卿不忍,將賣我耶!」君臣相對大哭,麟刺死末帝后自刎。遼天祚帝被俘,夏末帝李睍被殺,金哀宗和明崇禎帝皆自縊而死,各朝史中均有記錄。

bulb

秦二世被趙高殺死

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秦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前210─前207年在位。統治期間趙高專政,多殺宗室大臣,修築阿房宮,刑法嚴苛,賦稅繁重,不久引發了陳勝、吳廣帶領的農民起義。後趙高發動政變,在望夷山逼他自殺。

bulb

秦王子嬰為項羽所殺

趙高逼死秦二世後,另立子嬰(秦始皇孫,秦二世兄長的兒子)為秦王。不久,子嬰殺死趙高。為秦王46日後,即向劉邦軍隊投降。一個多月後,被項羽所殺。

在中國歷史上,國家是皇帝的「家天下」,因此每個朝代的「正史」帝王的世系總是一目了然。「本紀」部分除了記載皇帝在位時的每年大事外,還要追溯開國皇帝的先世、籍貫;「表」中則有后妃表、宗室世系表、諸王表、諸公主表等名目;「列傳」中有后妃、宗室(或諸王)、公主等。以《宋史》為例,「表」共有32卷,其中宗室世系就佔了27卷;「列傳」中后妃佔2卷,宗室佔4卷,公主佔1卷,人物共有二百餘人。由此可見,在每部正史中,皇帝和他的家族都佔了很大的比例,帝王將相的活動成為整個歷史活動的中心。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往往是皇帝諸子爭奪的目標。《二十四史》中記錄了無數宮廷政爭的事跡,讀來使人觸目驚心。新舊《唐書》中都記錄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情景。元代宮廷政爭最多,每次皇位繼承都出現了明爭暗鬥,其中鐵失發動「南坡之變」殺英宗、文宗毒死其兄明宗最為殘忍,這些《元史》中有詳盡記載。明成祖發動「靖難之變」、英宗發動「奪門之變」都是著名的爭奪皇位的政變。至於宦官專權、權臣弄政、朋黨之爭,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屢見不鮮。

 

《二十四史》中系統地彙編了各朝代的典章制度。歷代「職官志」(或「百官志」)就是一部中國職官制度史,反映了中國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官署的設置和變化;歷代「刑法志」是一部中國法制史,反映了刑法的產生和演變過程,充分展示了法律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歷代「兵志」則是一部中國軍事制度史,內容包括軍隊的組成、兵種、鎮戍、宿衞,有的還有屯田、馬政、驛站等;「選舉志」則是中國自隋唐以來各朝的科舉制度,內容有科舉的科目劃分、學校、選拔官吏的辦法等。「禮儀志」(或「禮志」)、「祭祀志」、「輿服志」則是各朝禮儀制度的大彙編,有關朝儀、即位、進冊、祭祀時的儀仗、服飾、奏樂均有嚴格規定。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1月2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