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元雜劇的劇本由哪些部分構成?

0414ph004
置於元雜劇開端的楔子
0414ph004

元雜劇是韻文與散文結合的文學體裁,就是元代戲曲演出的文本,由曲詞、賓白和科介三部分組成,指示演員在舞台上的歌唱、言語和動作。元雜劇劇本結構通常分為四折,合為一本。少數作品也有一本分五折、六折。一折中可以寫一場或幾場戲,即一個場景。

 

元雜劇劇本的第一折之前或是折與折之間,往往有一個「楔子」。「楔」原指插在木器榫子縫裏的小木片,以使接榫的地方不動,也就有補罅隙之意。元雜劇中的楔子是全劇結構的一部分,篇幅比折短小,放在折與折之間。楔子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交代劇情開端,起「序幕」作用。有些楔子則放在折與折之間,起過渡劇情的作用。

0414ph005
《金線池》雜劇插圖
0414ph005

元雜劇劇本末尾,大都寫着兩句、四句或八句的對句,叫做「題目正名」。一些劇本的題目正名被簡化為兩個字:「題目」、「正名」或「正目」。可見題目和正名實質上並無區別。有些研究者認為題目、正名不是劇本的組成部分,是供貼「紙榜」(類似「海報」)用的。

 

元雜劇劇本中通常註明「唱」(唱詞)、「云」(賓白)和「科」或「介」(表情、動作)。這三者交相配合,起到刻畫人物,表現劇情的作用。元雜劇的劇本中,曲詞佔了很大比重,而且每本戲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主唱,因此劇本便有旦本或末本之分,如《漢宮秋》中四折都由正末扮演的漢元帝一人主唱。元雜劇的每折音樂上只採用一種宮調,四折四種,不重複;按同宮調的曲牌組合排列,便成為套曲,每套曲所聯的曲牌可多可少,但有一定規律。雜劇唱詞基本符合曲牌規定的聲律。

bulb

宮調

元劇通常採用的有五宮四調:五宮是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和正宮;四調是雙調、商調、越調和大石調。元人燕南芝庵「唱論」中記有宮調的聲情:仙呂調唱,清新綿邈。南呂宮唱,感嘆悲傷。中呂宮唱,高下閃賺。黃鐘宮唱,富貴纏綿。正宮唱,惆悵雄壯。雙調唱,健捷激嫋。商調唱,淒愴怨哀。越調唱,陶寫冷笑。大石調唱,風流蘊藉。這些說法,可作為宮調所表現的音律或聲情的參考。

bulb

套曲

很多元雜劇劇本第一折用仙呂宮,第二折用南呂宮,第三折用中呂宮,第四折用雙調;也有部分劇本(包括關漢卿、白樸和馬致遠等名家的作品)變換這種程式,通常是在二、三、四折變換,第一折不用仙呂宮的屬個別情況。楔子則常用〔仙呂〕。如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採用仙呂宮,組聯的曲牌是〔點絳唇〕、〔混江龍〕、〔油葫蘆〕、〔天下樂〕、〔醉中天〕、〔金盞兒〕、〔醉扶歸〕、〔金盞兒〕和〔賺煞〕,共九個曲牌。

元雜劇劇本的云白,稱為「賓白」,並分為韻白和散白。韻白包括上場詩(或叫定場詩)和下場詩,一般四句或八句,也有兩句的,那又可叫上場對、下場對。韻白中還有一種主要用於淨腳,類似後世戲曲中的「數板」(快速並有節奏的唸說),如高文秀《澠池會》中秦將范當災起兵時發將令:「你與我前排甲馬,後列經幡。當先擺五路先鋒,次後列青龍白虎。太歲與土科相跟,太尉與將軍引路……」這類韻白大抵屬插科打諢;還有一種「斷詞」,也屬韻白。如《竇蛾冤》第四折竇天章宣判(即所謂「下斷」)時說:「莫道我念亡女與他滅罪消愆,也只可憐見楚州郡大旱三年……」。散白包括「帶云」、「背云」、「內云」。「帶云」是腳色在歌唱時插入說白,起串聯解釋唱詞的作用。「背云」即現代戲劇中的「旁白」,又叫「內心白」,把「暗想」交代給觀眾。「內云」是場上腳色與未上場腳色的對話。

bulb

插科打諢

戲劇表演中,以滑稽的動作或言語引人發笑。

「科」有時寫作「介」,指表演動作。大凡一個劇本中寫人物的唱詞、說白,本已含有人物在唱唸時的動作在內,雜劇劇本特別標明的「科」,通常指唱、白以外的動作。

0414ph006
元雜劇的賓白
0414ph006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