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西廂記》

0415ph025
0415ph025

元雜劇《西廂記》是中國古代愛情戲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它故事曲折、情節跌宕、形象鮮明、文辭華美,是中國古代戲劇中的經典之作。

 

《西廂記》故事直接來源於唐代詩人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這篇傳奇成功講述張生和鶯鶯的愛情悲劇,卻在篇末站在封建道德的立場上大罵鶯鶯「妖孽」,造成了作品主題思想的矛盾。儘管如此,後世讀者對傳奇中的鶯鶯仍深表同情。這種作品客觀效果與作者主觀評價的不一致,為後人改寫留下了空間。北宋時期,這個故事通過說話、說唱、歌舞等多種文藝形式廣為流傳。到了金代文人董解元的筆下,西廂故事發生了一次根本性演變:悲劇演變成喜劇,鶯鶯和張生最終美滿團圓。董解元在前代作品的基礎上,將其鋪展為洋洋五萬字的講唱文學作品,即《西廂記諸宮調》,人稱「董西廂」。與《鶯鶯傳》相比,「董西廂」有兩個最大的不同點:一是以崔、張的相愛、私奔直至勝利地團圓,代替了《鶯鶯傳》的悲劇結局;二是將矛盾的雙方由《鶯鶯傳》中的崔、張改為了爭取團圓的崔、張和以崔母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突出了作品反抗封建禮教的主題。圍繞着這個主題,董解元增添了許多人物和情節,創作了大量精彩動人的曲詞。這些都為王實甫創作雜劇《西廂記》奠定了雄厚基礎。

 

元代前期,劇作家王實甫編寫成歌頌愛情、反對封建禮教的雜劇《西廂記》,人稱之為「王西廂」。它敍事結構嚴謹緻密,戲劇衝突跌宕起伏,情節安排回環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劇情鋪展合理合度,曲辭又典雅華麗,且全篇都帶喜劇和詩劇色彩,贏得國內外各個時代人們的喜愛。「王西廂」與「董西廂」有很大的不同。「董西廂」是供說唱藝人彈唱用的搊彈詞,而「王西廂」則是供雜劇演員登場演出用的劇本,二者在文體結構和表現方式上有很大差異。除此之外,「王西廂」與「董西廂」更大的不同表現在情節、人物形象和題旨上:情節上,「王西廂」改動了某些重要關目,刪除了「董西廂」中部分不合情理和有損人物形象的細節;人物形象上,「王西廂」裏的張生不再庸俗、懦弱和對愛情游移,轉變為一個對愛情執着的「志誠種」,鶯鶯也不再既想得到愛情而又要遵「禮」,「情」在她心中始終擺在最重要的位置;題旨上,「王西廂」裏崔、張一見鍾情,愛情的發展不可阻擋,一被阻擋便爆發出衝破封建禮教束縛的舉動,鶯鶯的越軌行為也不再以報恩為掩護,劇末更是正面歌頌了愛情。這些可貴改造使「王西廂」的思想內容更深刻,反對封建禮教的主題更鮮明,遠超前代和同時代的其他作品。

 

《西廂記》問世後,轟動當時和後世,在文藝傳播史上聲譽卓著,地位崇高,被稱為「元雜劇的壓卷之作」。作為反封建題材的先導,《西廂記》的出現引起眾多戲劇作者效法學習。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在主題思想、戲劇衝突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對其都有明顯的繼承。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