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王西廂」與「董西廂」有何不同之處?

0415ph005
「王西廂」的鶯鶯不重功名只重愛情,從長亭送別的曲調可見一斑
0415ph005

「王西廂」和「董西廂」在形式和內容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如人物的形象、情節、文體的表現方式等。

 

文體結構和表現方式不同

「董西廂」是供說唱藝人自彈自唱時用的搊彈詞,它以曲詞為主,間雜說白,目的只是講述故事,因此作者只按情節的發展把全文分為八卷,以便藝人順序逐段說唱,而不立具體的關目名稱,更不分場次。而「王西廂」則是供雜劇演員登場演出的劇本,根據戲劇演出的需要而作了詳細的關目安排,並作了具體的場次劃分;其曲詞、科、白不但為了展示故事情節,更是為了表現劇中人的性格和心理,因此都作了個性化處理。

bulb

搊彈詞

把故事編成聯章韻語,有曲有白,用絃索樂器彈唱。

bulb

關目

戲曲術語。一般指戲曲情節的安排和結構處理,有時也指戲曲的情節故事或情節的關鍵部分。

關目細節不同

王、董西廂主要故事情節大致相同,但為了塑造人物形象、深化反封建禮教主題,王實甫對「董西廂」的故事作了局部改動。「王西廂」將「董西廂」中崔張私情暴露後,張生主動提出進京求取功名,和鶯鶯臨別勸勉夫婿「必登高第」的情節,改為崔母「逼試」,張生被迫成行。另外,將崔母第二次悔婚後,張生、鶯鶯私奔去蒲州,由白馬將軍為他們完婚的情節,改為崔、張就在西廂院與崔母、鄭恒(崔母的侄兒)面對面抗爭,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勝利。王實甫刪除了「董西廂」中不合情理的細節,如張生要將鶯鶯讓給鄭恒,事後又與鶯鶯一同上吊自殺,虧得紅娘、法聰及時制止等細節,以及先前張生在追求鶯鶯的過程中,竟調戲紅娘,要與她「權做妻夫」等的情節。

0415ph006
《西廂記‧知音》(戴敦邦繪)
0415ph006

題旨不同

「董西廂」對唐傳奇《鶯鶯傳》作了改造,把「始亂終棄」的悲劇改寫成青年男女為爭取婚姻自由,而和封建家長對抗並取得勝利的喜劇,但思想境界尚且不高。作品中強調:「自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這就有點落於俗套。董解元對愛情的描寫尚欠純摯,他把鶯鶯對張生的愛與「報德」聯繫在一起。他雖然讚揚崔、張對愛情的追求,但又想方設法表明他們的越軌行為,也有其符合傳統道德禮義的一面。「王西廂」對「董西廂」的題旨作了改造和提升。雖然,在王實甫筆下張生和鶯鶯是才子佳人,但才貌並不是他們結合的唯一條件。王實甫認為,愛情本身純潔無邪,無須塗上「報德」、「合禮」的保護色。「王西廂」的題旨,即歌頌愛情,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其境界超越了董西廂。

 

人物形象不同

「董西廂」中的張君瑞,雖然敢愛敢恨,敢於承擔對戀人的責任和義務,但在功名利祿上有庸俗一面,面對封建家長顯得怯懦,對愛情也有些輕浮和猶豫。「王西廂」裏的張生則摒棄這些缺點,王實甫突出了他對愛情專一執着的一面。「董西廂」裏的鶯鶯,雖也因青春的覺醒而追求愛情,但深受封建思想束縛,既想得到愛情而又要遵禮教,她越軌行為的動機主要是報德。「王西廂」裏的鶯鶯思想境界已經大有不同:她追求的只是愛情,「情」始終擺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在愛情抉擇時她果敢堅定,所以當她和張生同居之事暴露後,她並不後悔。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