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俑有甚麼用途?

20502ph008
秦始皇陵兵馬俑
20502ph008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工具大改進,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也在向前邁進,無論從文獻還是考古資料來看,人殉數量、規模都較前減少,這無疑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它表明作為生產力的人的地位提高,人的價值逐漸得到社會重視。於是以人殉葬的同時,產生了一種社會新潮──以俑殉葬。

20502ph005
殷墟車馬坑中葬二馬一人一車(2000年劉家莊出土)
20502ph005

俑葬是社會變革的產物,其變化過程相當複雜。據考古資料中國的俑葬早在殷商便開始出現。自秦國統一六國之後,人殉在法律上已禁止,但仍時有出現,那畢竟不是主流,而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俑殉葬。秦始皇兵馬俑可謂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在殉葬制度發展史上意義重大。

20502ph006
山東臨淄齊國故城遺址發現的齊景公殉馬坑
20502ph006

自東周楚墓中開始流行一種典型的喪葬明器──鎮墓獸。鎮墓俑則是在秦漢時出現,但無統一的形制和組合。鎮墓獸主要是用來驅邪避惡、保護死者的安全。俑的主人是墓內的死者,其用途是基於死者之利益而發揮實用功能。秦漢時期出現專門的辟邪俑,多為木製,有些考古報告還專門指明為桃木,這顯然與先秦以來桃木的辟邪信仰有關。桃木在古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物。古代文獻如《山海經》等記載自古以來鬼魅畏怕桃木,所以在古代信仰中桃木具有辟邪功能。《風俗通義》還引古書說古代流傳有二神人,一名神荼,一名鬱壘,二人與桃木共同維護百姓的安全。此後,在傳統民俗觀念中就形成了桃木辟邪的信仰。形態上琢出人形,但製作簡陋,明顯不如其他陶、木俑寫實逼真,一般不求神似,體形較小,西漢大墓中的辟邪俑主要出於馬王堆和鳳凰山漢墓,用於鎮懾鬼魅、守護亡魂。

20502ph007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男俑
20502ph007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