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為何漢武帝在位時有高民望?

0106ph001
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前87年),是西漢第五位皇帝。他七歲被立為太子,十六歲登基為帝,到七十歲駕崩,歷五十四年,是第三個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帝。與另外兩位即位最長的皇帝康熙和乾隆一樣,漢武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繼承了文景之治遺留下來的富強基礎,即位後便勵精圖治,對內攬人才、興文教、振經濟,對外伐四夷、通西域、顯國威,把西漢王朝推向極盛。這位富創造力的皇帝曾創立多項制度及紀錄,影響延及後世逾千年。

平民入仕

漢初,官吏皆自高官及富豪的子弟中挑選。武帝十七歲時已下詔全國薦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到二十三歲掌政,即採納董仲舒的建議,下詔郡國每年要推舉「孝」、「廉」(以孝、廉著稱之士)各一人,規定官員不薦賢有罪、薦賢有賞。對於德高望重之士,還會派專車遣專使,以徵召之禮迎接入京。此外,武帝更鼓勵平民上書自薦,由他親閱篩選。不論出身廣開仕途的結果,是武帝一朝人才輩出,為其文治武功貢獻汗馬功勞。

推代田法

武帝晚年追悔外戰頻繁,傷農太甚,遂行富民政策,重用農業專家趙過,推廣代田法。代田法以寬一步(六尺)、長百步的一畝地為例,縱分田為三甽(寬一尺、深一尺)三壟(寬一尺、壘土高於地面),種子播於峽中,苗長時,挖壟土圖培峽苗之根,使之耐旱抗風。第二年,峽、壟換位,以調節地力,是一種用力少而得穀多的輪耕良法。趙過同時亦改良農具,例如設計了播種機、人力犁等,提高了畝產。武帝後期,農業技術已較漢初時大進。

 

 

bulb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是漢朝的儒學大師,官至江都王相和膠西王相,後因病辭去官職,從事修學著書。

 

 

 

0106phn001
漢武帝推代田法,改善農民生活。
0106phn001

平物價

漢初以來,各郡國都要把當地土特產及其他中央所需,貢往京師。但路遠,運費貴,損耗又多,所貢之物,亦未必為京師所需。桑弘羊於是提出實行均輸、平準之策:平準,就是平衡物價,官設於京師,負責掌握京師所需和產物在各地的差價;均輸,即調節運輸,官設於各郡國,根據平準官的信息,把所在地的土特產,扣除京師所需後,運往缺此物的地區出售,賺取差價。這無疑是商人所為,但由官府兼營,既可進益國庫,又收平抑物價的作用。

 

親治黃河

漢初,黃河屢次決堤。武帝二十五歲時,黃河又在瓠子決口,氾濫十六郡,雖命汲黯等發十萬兵治河,但屢塞屢決,二十餘年未見成效。四十八歲時,恰逢天旱少雨,武帝再發士卒數萬,塞瓠子河口。是年春,武帝出巡至東萊,歸途親臨治河工地祭祀河神,又令隨從自將軍以下,皆去負石堵決。此乃歷史上首次有皇帝親臨指揮治河工程,官兵們士氣大振,終完成堵河大堤。武帝後再派人掘支渠兩條,導河水向北,減緩暴漲時的衝力。自此,黃河八十年間未發大災。

0106ph002
黃河上的蓮花渡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渡口
0106ph002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