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元朝時的中阿關係

30036ph010
雕刻阿拉伯文《古蘭經》的元代清真寺門楣碑銘
30036ph010

元朝時,阿拉伯雖已衰微,但中國與阿拉伯之間的來往關係、海陸交通並未減弱。相反,有進一步發展,這是因為蒙古人統一中國後,中國與中亞、西亞諸國已在蒙古人統治的一體之內,陸海兩條絲綢之路發達,東西交往暢通,人員來往頻繁,是伊斯蘭教在中國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元朝政府很重視海外貿易。元世祖忽必烈承襲宋制,於廣州、泉州、上海、杭州、澉浦、溫州、慶元(今寧波)設市舶司。1277年,元世祖攻佔南宋的閩浙沿海的商業城市後,即招降並重用在南宋任泉州市舶提舉久有經驗的阿拉伯大商人蒲壽庚,提升他為福建行省中書左丞,負責為元招撫海外各國與元通商。此外,元朝政府還從1285年起,採取「官本船」政策推動海外貿易。所謂「官本船」,就是「官自具船,給本,選人入藩貿易諸貨,其所獲之息,以十分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從而也促進了海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元朝及其以前來華的阿拉伯商人,以及從西亞、中亞遷到中國的阿拉伯人,有很多在中國安家落戶,這些人也成為以後形成的中國回族的重要來源之一。當時西域(指西亞、中亞地區)來華的穆斯林數量超過以往朝代,這是因為蒙元帝國對宗教採取相容並包政策。成吉思汗曾頒佈法令:殺一個穆斯林,罰黃金40巴里失(蒙古的貨幣單位)。元朝初期來華的穆斯林的政治地位僅次於蒙古人,元朝政府在官方文書中,把這些穆斯林稱為「回回」。在元朝時,「回回」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他們不僅居住在大城市和沿海港口,而且已遍佈各地,以至於《明史》中有「元時回回遍天下」之說。

30036ph011
從大量的伊斯蘭墓碑石刻上,可窺見宋元泉州的阿拉伯人歷史及其生活細節(泉州海交館藏)
30036ph011

元朝來華的阿拉伯人中,還有一些上層人士。其中尤以咸陽王賽典赤瞻思丁(as-Sayyid Shams ad-Dīn ‘ūmar,1211—1279年)最為著名。他原籍布哈拉,據稱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時歸服,任太祖帳前侍衞,隨從征伐,歷任要職,官至平章政事(相當於副丞相,為地方最高長官,兼管民政與軍政),最後執政於雲南。他是一位幹練的理財家,出色的政治家,為元代政權建設、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和民族和睦做出貢獻。事實上,據《元史‧宰相表》、《新元史‧宰相年表》記載,回回人(穆斯林)在元朝朝廷擔任重要職務者,有右丞相1人,左丞相3人,平章政事11人。又據《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年表》及《新元史‧行省宰相年表》記載,回回人(穆斯林)在地方政府擔任重要職務者,有丞相3人,平章政事23人。元朝穆斯林的政治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元時,大批阿拉伯穆斯林來華,其中最值得稱道卻鮮為人知的是也黑迭兒丁(Ikhtiyār ad-Dīn),他是著名建築家,亦是元大都(今北京城)宮殿和宮城的設計者和工程的組織者。也黑迭兒丁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於中統元年(1260年)掌管茶迭爾局(即管理土木工程及其工匠的官署)。至元元年(1264年)他負責修建瓊華島(即今北海公園前身),至元三年(1266年),瓊華島的廣寒殿竣工。同年12月,他奉命與他人同行工部尚書事,修建宮城。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大都主體工程宮城宮殿竣工。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0月23日

延伸閱讀